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以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2 (阅读次数: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开放大学、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几个阶段。而网络教育的出现,则带来了教育观念方面的更新与挑战。在传统思维和师道尊严的氛围影响下,沉稳有余而创新不足,是中国教育中的通病,网络教育为医治这一历史沉疴提供了机会和方式的可能。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信息自由共享,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介,它更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世界。在网络世界中,传统权威被分解、分化、分散,信息垄断、话语独霸被打破,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信息制造成为每一个“网眼”的权利。因为平等,因为社会成员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无穷无尽,传统观念的束缚愈来愈弱,所有信息均在“瞬息万变”的动态之中。因此,我们不应将网络仅仅看作一个传播平台,而应将其视作具有革命性的一种人类存在方式,一种生命、思想的体现,由此它具有了人类精神的意义,这是理解网络的一个重要前提。

  网络的上述时代特征,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了挑战,也构成了激发自主创新意识的各种平台。而且,受到激发的首先是教育者本人,其次才是受教育者。面对网络,教师已经无法垄断“话语权”,他们与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网络时代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陈述者变成积极学习的支持者,从训导者变成引导人、参与者,教师角色的转换其实就包含了许多传统观念的转型。假如教师明确了这一角色的转换,就不至于把认识停留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变换层面,而是深入到观念的深层,并由此驾驭教学方式与手段,从而达到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最终目标。

  网络世界纵横交错,它与现代社会求新、求变、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特征相吻合,这有利于激励人们的思想向多方面延伸,海量的信息也构成了无比开阔的视野,提供了思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极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是网络教育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YX)


上一篇:阿吉里斯的“组织学习”理论   下一篇:职业培训应纳入合同管理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