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文章内容
用班组文化捧起荣誉之奖
来源:现代班组 作者: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工会 发布时间:2009-02-18 (阅读次数:

                        用班组文化捧起荣誉之奖
                                                         ——记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班组文化建设

  杭钢集团公司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把培育高效能的班组团队作为工作的追求目标,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将企业文化植根于班组,创新班组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5年来,先后评比表彰了“学习型班组创建奖”65个,“知识型员工”60名;2008年分别有1个车间和班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创争活动先进班组”称号;集团公司工会连续多年获得“浙江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2008年荣获“全国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优秀组织奖”。这些荣誉无不是来自公司对班组文化的大力建设。公司通过三种文化推进班组建设。
  建立学习和创新文化,提升班组创新力
  一是营造学习和创新的氛围。首先,在班组普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时时可创新、创新存在于细节处、创新存在于问题中”的理念,以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的自信心。其次,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结合各阶段的学习和工作重点,制定学习和创新计划。通过组织员工学习管理创新技巧和新技术,克服思维定式,促进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形成。第三,班组内建立互动式的过程学习和创新模式,通过学习寻找解决生产和工作中难题的办法,提高员工的学习、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是丰富学习和创新的形式。在学习形式上,运用“头脑风暴法”,重视班组成员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在创新实践中,学习运用“移植法”,即将一领域中的科学技术或者方式方法应用到另一领域中的构思方法,从而为班组工作和生产创新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围绕生产、安全、质量、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经济技术创新指标,在班组内部形成“问题管理法”,把“问题”变成班组成员技术和工作创新的源泉,发掘蕴藏在员工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拓展学习和创新的空间。班组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先进操作法、技术攻关和项目施工等,升华为团队的学习和创新活动,拓宽在生产一线解决技术和工艺难题,开展技术创新的空间。引导组员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钻研新本领、创造新技法、推出新产品,使班组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细胞。同时,班组建立知识、技能共享和技术创新的平台,实行“组员轮流带班制”“自学互助小组”等,使组员既掌握岗位技术理论和班组管理知识,又掌握先进操作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
  推行制度和行为文化,提高班组自主管理能力
  一是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班组自主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在建章立制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适应现代人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心理需求,通过明确组员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担负的责任,以及相应的权利,增强组员的全局意识和岗位责任,调动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班长一人管理班组的状况,从而提升班组的管理绩效。
  二是增强班组凝聚力。班组成员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班组秉承互助、共进的理念,通过开展自主管理,使用得当的方法,把各自的优点传授给其他成员,努力克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优势互补。班组内部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发展班组成员的整体搭配,从而成为一个愿意为了共同的业绩目标、能相互承担责任的有竞争力的团队,使班组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凝聚力。
  三是注重班组长作用。首先是抓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和教育工作。在选聘中,实行民主推荐、组织选聘或竞争上岗、3~5年任期目标制等。在教育中,注重班组长观念的更新,从传统的指挥官,转变为能担负起学习、设计、指导和服务职能的班组管理“领头羊”。其次是不断提高班组长综合素质,使其具有技术专长和人格魅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班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是班组长关心组员的思想、工作、生活与健康,为组员提供安全、文明、有序的生产环境,不断优化班组的工作环境。
  培育“家”文化,打造一支优秀团队
  一是加强班组民主管理。班组文化注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是我家,我是主人翁”的理念。班组通过班委会、民主管理会、班务公开、员工论坛,以及班组职工代表向全体组员汇报制等行之有效的载体,及时向员工传达公司、生产厂、车间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并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注意倾听和反映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架起企业与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以劳动关系和谐、员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是加强班组内的沟通。结合组员个性特点,建立正式沟通渠道,如班前班后会等会议制度、团队学习等交流共享制度、家访谈心等思想工作制度。同时,班组也建立班长与组员,以及班组成员间的非正式、不定时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形成组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氛围。在班组内既建立一人有难,大家帮助的和谐人际关系,也形成倡导和支持员工积极参加文化、体育及社会公益活动的鼓励机制,从而强化团队的家庭感觉,增强班组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是加强“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创建活动向班组的拓展和延伸,为班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动力。班组在“创建”活动中,与学习型班组建设、争先创优劳动竞赛等工作紧密结合,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使各项活动融会贯通,提升整体水平,发挥整体效应。班组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目标,以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共同愿景,使“工人先锋号”活动成为班组引导员工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中打造优秀团队,创建先进文化,起好示范引领作用。

(TL)


上一篇:学习型班组有活力 渔阳建工集团第三公司创新提高职工素质   下一篇:京煤化工创建“六型” 班组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