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文章内容
班组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作者:全国创争办 发布时间:2007-12-04 (阅读次数:

班组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班组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班组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成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班组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行为现范.共同观念和凝聚力。   
    班组文化建设就是要以人本管理为中心,以树立班组团队精神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质量文化为主线,以节约、创新为突破口,以实现自控型和谐班组为目标,确保企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班组文化的创新与实践是企业文化建设研穷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保持企业基业常青的重要环节。   
    内化以“团队”为核心的班组精神是班组文化创新与实践的核心   
    一个班组就是一个团队。班组长作为班组的灵魂,是班组团队的引领者,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者、管理措施的落实者,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以文化人,以魂铸人,内化于心,引领众人。班组精神建设集中体现为一种团队精神,而团队精神必须做到群体认同。因此,要在发动职工征集岗位精神和人生格言基础上,提炼班组精神,形成进取向上、追求卓越为核心的班组团队理念,并通过思想上互帮、作业上互控、技术上互教、生话上互助,营造“在一起共事是缘分、互相支持是情分、干出成绩是福分”的和谐“小家”氛围,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理念,从而把团队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岗位之中,成为班组全体成员的共同行为导向。   
    固化以“四化”为标志的班组物质文化是班组文化创新与实践的基础   
    当然,班组团队精神不是抽象的,必须通过建设优秀的物质文化显示出来。有专家提出评价班组物质文化“四化”标准是:一是班组环境学习化。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载体,通过开展学技练功.技术攻关、读书评书等话动,使班组职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引导职工感受学习的快乐,在班组着力营造学习、进取的文化环境。二是宣传阵地齐全化。班组有职工学习园地、宣传橱窗.阅报栏等齐全的宣传阵地,并坚持做到形式设计新颖,内容常换常新。三是文化活动群体化。经常因地制宜地在班组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四是班组管理民主化。提高班组民管会的质量,使班组内任务公平、班务公开、奖惩公正,职工心平气顺。   
    优化以“创新”为重点的班组管理机制是班组文化创新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班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以新视角、新理念审视、探讨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新特征、新方法,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一是重在服务,提升班组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车间(科室)必须设专人负责班组建设.要把班组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程,认真研究班组建设规划,调查分析班组建设现状,解决班组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车间(科室)要扎实有效地抓好班组建设,组织落实班组建设规划,指导帮助班组健全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班组的帮促转化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组建设中的问题。二是重在以人为本,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新经济时代,也就是以软约束为主的文化管理时代。一方面要注重刚性管理,从严治企、依法治企,严制度上标准,严规章上水平,确保班组管理有序可控;另一方面要尊重职工人格,增大管理的亲和力、凝聚力,激发人的热情和潜能,为职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搭建舞台,使企业发展愿景与职工抱负目标同一,培养自信、自立、自律的职工队伍。三是重在基础,促进班组管理达标。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基础管理达标的具体体现。当前,要完善各类“达标”标准,加强民主管理,发挥班组“五大员”骨干作用,做到“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促进班组基本管理素质的提高,激发职工学标、对标、贯标、达标的热情,培养职工现场作业依标对现的自觉性,促进班组基木作业达标、基本制度落实、基础管理到位。   
    外化以“习惯”为标志的职工行为是班组文化创新与实践的手段   
    企业文化理念要变成员工的良好习惯,并不是一瞅而就的,需要强化“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的意识,将企业文化理念引入班组管理实践,把班组管理从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层面,从理念层面上升到自觉习惯。一要自觉“养成”问问题学习的习惯。通过向问题学习,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以训促学,打造学习型班组。二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常态习惯。日常精细管理,要体现“最高标准是全员标准,最佳状态是常态”的境界。要借鉴“五常管理法”(或称5S管理法,即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素养),“养成”良好的常态习惯。实际上,海尔的OEC管理法中的区域管理法就借鉴了这一做法,在5S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安全,变成“6S”,正是坚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精神和“小球滚斜坡”精神,才成就了今日海尔的品牌地位。三要自觉养成精细“执行”制度的习惯。要坚持“执行高于一切”,通过建立和完善执行力文化,把精细习惯体现在班组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系统化的每一个流程作保证。为确保标准化作业,做到“工作讲程序、作业讲标准、行动讲纪律、落实讲考核”,把职工学先进的热惰和干劲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动。   
    强化以“精细”为特征的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是班组文化创新与实践的保证
    班组长既要管又要干,这是班组长特征和素质要求。杰出的班组长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正确的作业管理方法,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打造精品、建设一流职工队伍素质要求看,班组长综合素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业务要精。就是业务技能精湛,特别是要熟知本工种作业程序、工艺标准和规章制度,要具备熟练应对各类突发问题的能力。因此,班组文化重在建设,努力提升班组长队伍任用机制。要建立和实施班组长培训、考核.选拔、管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真正把安全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放到班组长岗位。同时,明确界定班组长在管理中的责任权利,保证班组长管得了、管得住、管到位、管得好。另一方面,管理要细。班组长在工作中必须用心细密,管理精细,考核严细,把关仔细.工作抓细,才能做到细中求真.细中求深、细中求实。因此,作为班组长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抓环节中的主要矛盾,制定各项工作预案,作业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要心中有数。只有预想周密,才能确保班组实现“五好一准确”,以精湛的能力,带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精干队伍。   
    总之,班组文化的创新与实践是一次系统工程,它是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机.料、法、环、信诸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企业有效的经营体系。是企业经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XJ


上一篇:创建金牌班组 夯实管理基础   下一篇:创建学习型班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