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张小建副部长在第二届中国高技能人才国际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职协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2-01 (阅读次数:

   这次论坛有三个背景,我们的工作面临三个挑战:

  第一个背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职业培训走过一条有较大曲折但更有成功发展的道路。对我们的挑战是,在总结中国职业培训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经验的同时,能否清醒地看到30年中败走麦城的教训。教训很多,我讲三条:一是经济出现大落时,职业培训特别是技工学校由于暂时需求的减少而急剧萎缩。而一旦经济起飞,人力资源的准备又明显不足,严重滞后。二是在职业培训发展中套用经院式的模式,重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训练,重学制教育,重学历而忽视企业生产需求,忽视就业需求,导致供求严重脱节甚至搞了不少无效培训。三是片面理解市场化运作,政府应负的公共服务职责被推卸,使政策支持、资金保证,基础建设,紧缺人才培养都出现较大空白。特别是这次论坛上中外专家提出的市场信息、培训信息方面的公共服务还有很大差距。对上述教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第二个背景,中央人才会议已经召开5年,5年中以技能人才工作的高端带动,使中国职业培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我们的挑战是:5年后的路子怎么走,要树立什么新目标,采取什么新对策。我看有两条:一是要彻底转变中国社会"学而优则仕"、"重学历而轻工匠",进而"重大学教育而轻技工教育"的观念,但这并非短期内能解决的。在我们前进的路上,还不时受到社会观念、制度束缚,甚至是部门的偏见带来的困扰,还必须通过有力的宣传舆论和大量的实践工作来逐步扭转。二是在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培训工作中,有四个要素:个人、企业、院校、政府。目前,许多地方的政府主导作用开始发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也很高,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传统优势,但企业特别是民办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才刚刚开始,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如何使这四个要素的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有机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需要下更大功夫。

  第三个背景,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已初现端倪,国际劳工组织的判断是,全球就业机会将会丧失2000万。对我们的挑战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势必冲击到中国就业和职业培训。我们如何应对?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工作如何避免出现大落?同时,能否通过我们工作的加强,为保证中国就业的稳定和技能人才队伍的扩大,进而为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作出贡献?

 (TL)


上一篇: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和国家强盛注入新动力   下一篇:全总组织300名劳模赴上海、广东等地体验改革开放成果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