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内圣外王”之道(2-2)
“帝王之学”:
除了体质上有锻炼外,更重要的是品德和情操,使其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和高人一筹的处世作风。
堤义明对荀子思想最有共鸣之处,是其中两段话:
其一:
“涂之人可以为禹也”。这句话说出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不管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社会,只要你自强不息,总会成功的。
其二:
对一般百姓,你只剥削,而不予利益;只想百姓效忠,而从不关怀民众;只强迫为你尽力,而从不曾体恤百姓。如此治理国家,结果只有一个可能:灭亡。
从小堤义明受到丰臣秀吉彻底的敬业精神的感召。丰臣的精神使他能在战国混乱中统一日本。
“掌舵西武”
我忠实地遵守已故会长的经营理念和“感激与奉献”的宗旨。
“忍守十年,方可出手”
所谓决断,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既要比别人快还得比别人准确。
降了决断以外,日本人还十分重视忍的修养。(嗨和鞠躬)
忍的修养可以帮助企业家在重要关头冷静思考问题,不带感情因素,做出客观分析,然后得出最恰当的判断。
忍与决断,可以说是日本企业家驰骋商场的公开的秘密武器。
“汽车的两个轮胎”
荀子的思想: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者具而天下归之,三者亡而天下去之。
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全体员工的企业。
(在美国传统企业,明显的划分为股东、管理者和工人三个层次)
无论领导人多么有本事,取得多么大的成功,企业的未来归根结底,还是掌握在全体员工手中。说得夸张一点,主宰企业命运的还是员工。因此,堤义明吸取了荀子的教训:水与舟的关系。
“西武就是你的家”
每一个员工都是西武大家庭的一员。
不分尊卑,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本人。
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换自己的工作。
创造一个毛遂自荐的机会,是西武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一个发掘人才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企业凝聚力的主力。
西武家庭的管理模式,既有东方人情,又兼西方现代管理方法,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BS制度”
人事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教育使人明白事理,而非强行灌输什么给员工。
西武提倡对员工进行一种软性的团队聚会,通过这种看起来与企业管理毫不相干的聚会,通过这种看起来与企业管理毫不相干的聚会,使西武的员工有了一种归属感和团体荣誉感。
此外,还组织新员工对于人生、工作的责任、与人交往的礼仪等的教育,直到把新进员工培养成西武大军中合格的一员为止。
“传、帮、带”本来是中国国有企业的一种优良传统;既能助于新员工尽快掌握技能,进入角色,又能助于增加新老员工的感情交流,而维护公司最大的团结。
曾几何时,在日本西武公司得到真正的发扬和效用。
“忍与决断”
堤义明总是在当大家都在苦喊着不景气之际,他都能毫不埋怨地先人一步地发展其有前途的新事业。
荀子的思想:
天地之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
君上的尊矣,不诚则卑。
夫诚者,君子之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不诚无物):不诚则一事无成。
企业家最大的责任,在于他能在面对问题之时,作出明快正确的判断,并勇于承当(忍)这种未来的挑战,而把企业从危难中带出,并走向健全发展的未来。
荀子说:“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势玄也。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
堤义明透过荀子的教育,随时提醒自己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要被表层现象所迷惑。
(禅宗:狮子扑人,韩卢乘块)
西武撤出东京地产的故事。
“死市复话”:
以近知远,以微见著。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必备的才识。
“学会悲天悯人”
加藤正清的故事。
企业的责任既然是生产商品,那么就必须造出最好的产品,使客户便利和快乐;这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与使命。
经营者除了促使社会繁荣之外,还必须使员工满足和快乐;如果缺少这份爱心,光凭职位和利益来驱使员工,肯定得不到员工的衷心拥护。
有时对于犯错误的人和事而言,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加以惩戒,反而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悲天悯人。
受到惩戒的人,也能心甘情愿接受,并在处罚中学习到真正的教训。
“借手栽树”
打破定势,逆向思维。
将劣势(缺乏休闲设施的荒山),转变为酒店的特色(种纪念树服务)。
“神风敢死队”
武士道作为日本大和民族的特产,起源于镰仓幕府时代。
武士道和武士精神,在二战末期被大肆宣扬和利用成为了悲剧的极致。
经验不一定意味着成功。中国的说法:在非常时期先要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人。
当人们专注于某一件工作时,在心神合一的状态下,个人的潜能会如同江河湖海般地渊渊流出。
“我仿佛雇佣了整个IF公司”
只花2亿保证金,就可利用价值十几亿的人员和设备。
只有具备大气魄,眼光远大的企业家,才能辩证地将成本费用看成是投资,而不去计数一分一厘的得失。
“一加一等于零”
有时,领导者应该“知人善任”,而非“任贤用能”。
“堤义明感谢您”
堤义明感谢您中肯的意见。
作为领导者,应时时警醒,避免自己思想僵化和固步自封。
要审慎地对待部下的建议与意见。对于其中正确合理的部分,要心悦诚服地采纳。
只要每个领导都能做到这一点,部内工作必然会取得成效,而新的人才也会显现出来。
从善如流,闻过则喜,这是圣人境界。
企业应努力创造这种环境,即:能使员工无拘无束地创新工作,让员工自由地提出合理的建议,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
“向敌人学习”
堤义明除了向父亲和荀子学习之外,还向包括自己的商业敌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他的口头禅。
既然占理,就要得理不饶人,不能因为情义和怜悯而破坏了商业原则。
山田身上反映出来的正是日本商人的特色——光明正大,勇于负责。
山田每次都站在法理和生意原则上,虽说不近人情,但绝对不悖于事理。
堤义明坦言,正是从山田这位前辈和对手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销售利器”
企业经营不是短跑,企业的规模不论大中小,全都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对于选手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长远的坚持和耐力。
堤义明最为人们称许的一点是他创立的一套被称为“销售利器”的“店长制度”。
店长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利用最少的人力,达到最高的效率。
为此,西武特设了专科学院、读书广场以及员工生活教育体系等,以培育优秀的店长人选。
“因为我把这个店当作自己的事业,因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值得的”。
给你的员工一块试验田,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就可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但能发现更好的经营方式,还能发现更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堤义明店长制的精髓所在。(如“物美”等)
“商业王朝的秘密武器”
堤义明的“营销十招”:
第一招:不要卖牛排,出卖牛排哲学。
牛排哲学,不是指烹饪牛排的秘诀,而是指牛排之所以能引起客户光顾的玄妙之处。
如推销吸尘器:
1.不卖厂牌,卖的是经久耐用。
2.不卖构造,卖的是使用方便。
3.不卖机器,卖的是省时省力。
4.不卖吸力,卖的是洁净健康。
第二招:以“同理心”为客户设身处地而想。凡事皆要易地而处,以对方立场为出发点。
第三招:用电报取代写信。
对客户陈述时,要力求简明扼要而又有说服力,就如同电报内容一样,使人易于一目了然。
第四招:给客户明确指令
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具足一发即中的能力,在最初见客户的十秒内,吸收他的注意力,产生一种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五招:制造商淡的良好气氛。
在导入正题之前,先来一点轻松的话题,更能增强成功的系数。如手持鲜花一样去与情人约会,可增强气氛。
第六招:善用肢体语言。
实际操作或示范,再加以旁白,更能吸收客户。
第七招:注重仪表。
不要硬性强迫推销。
第八招:洞悉客户心理。
如同一名有经验的律师,他会让客户在经过比较后再做决定,绝不会强迫对方立即回应。
第九招:消除客户的排斥心理。
最好的办法是能以疑问的形式,诱导客户吐露真情,转移排斥,所用的词句,则是简单不过的3个字:为什么?……
然后,找出问题予以澄清。
第十招:注意说话的语调。
除了积极的自我训练以外,发自内心的真诚,最能使声调恰当打动人心。
“西武不栽员”
堤义明作出人意外的英明决定后,稳定了人心,不但员工没有参加游行示威,更加以士为知已者死的感动,全力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而拼搏。
不到两个月,公司销售额就一路反弹上去,不但停了半天制,而且还加班加点增大产量。
为了自己的司机迟到,因而处罚八人减薪。
“齐恒公的警示”
扁鹊见齐恒公的故事。
居安思危,随时发现潜在的危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滴之水可以灭国。
“狮子来了”
西武的商标是狮子,堤义明是驯狮者。
一个公司至少需备三件产品:一件用来宣传,一件用来销售,一件用来盈利。
成功的关键在于独辟蹊径,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立优势。
荀子的思想: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
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文凭无用论”
在西武,文凭只是一张不起任何作用的废纸。要证明你的能力和才干,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去。
学历只是一个人上学时间长短的证明,并不能证明一个真的有实质的干才。
不盲从和迷信学历,其实才是堤义明用人哲学的根本意义。
“人心掌握术”
如果你想要员工多尽点责任,你就得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待遇,更多的鼓励。这全是一些人人知道的老生常谈之道,可是却很少有企业家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如禅宗公案: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一个企业家,可以没有天才帮助,可以没有知心朋友筹划;但是,若得不到员工的全心信赖,事业的发展就会停顿败落。
“经验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许多企业家过分重视经验,却不了解经验的真正含意。经验是个质量,而不是数量,许多人的10年经验,其实足不过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10次而已。
今天的企业家,并不清楚培养一个理想企业管理者的因素,尤其是那些“商学院”,造成了一种把商业管理看作机械化而非艺术化,从而加深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僵化管理和停滞。
“职业化主义”——商学院的流弊。
形成技术官僚的坐大,造成管理人员的空疏。往往是一群具有无限耐心、技巧、专业的技术主管,而不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领头人。
他们的经营技术都可以公式化,数字化,为了商业问题,可以想出来各式各样的解决之策,像在实验室里,根据公式将化学元素进行组合。但却全不知道企业管理是一门真正的艺术,一门真正关于人的艺术,一门真正管理人的艺术,一门真正关于财富和精神运营的生活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