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企业文化>文化理论>文章内容
中国企业的“内圣外王”之道(2-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03-16 (阅读次数:

 

                           中国企业的“内圣外王”之道(2-2)

   “帝王之学”:

    除了体质上有锻炼外,更重要的是品德和情操,使其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和高人一筹的处世作风。

    堤义明对荀子思想最有共鸣之处,是其中两段话:

    其一:

    “涂之人可以为禹也”。这句话说出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不管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社会,只要你自强不息,总会成功的。

    其二:

    对一般百姓,你只剥削,而不予利益;只想百姓效忠,而从不关怀民众;只强迫为你尽力,而从不曾体恤百姓。如此治理国家,结果只有一个可能:灭亡。

    从小堤义明受到丰臣秀吉彻底的敬业精神的感召。丰臣的精神使他能在战国混乱中统一日本。


    “掌舵西武”

    我忠实地遵守已故会长的经营理念和“感激与奉献”的宗旨。


    “忍守十年,方可出手”

    所谓决断,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既要比别人快还得比别人准确。

    降了决断以外,日本人还十分重视忍的修养。(嗨和鞠躬)

    忍的修养可以帮助企业家在重要关头冷静思考问题,不带感情因素,做出客观分析,然后得出最恰当的判断。

    忍与决断,可以说是日本企业家驰骋商场的公开的秘密武器。


    “汽车的两个轮胎”

    荀子的思想: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者具而天下归之,三者亡而天下去之。

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深深植根于全体员工的企业。

    (在美国传统企业,明显的划分为股东、管理者和工人三个层次)

    无论领导人多么有本事,取得多么大的成功,企业的未来归根结底,还是掌握在全体员工手中。说得夸张一点,主宰企业命运的还是员工。因此,堤义明吸取了荀子的教训:水与舟的关系。


    “西武就是你的家”

    每一个员工都是西武大家庭的一员。

    不分尊卑,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本人。

    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换自己的工作。

    创造一个毛遂自荐的机会,是西武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一个发掘人才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企业凝聚力的主力。

    西武家庭的管理模式,既有东方人情,又兼西方现代管理方法,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BS制度”

    人事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教育使人明白事理,而非强行灌输什么给员工。

    西武提倡对员工进行一种软性的团队聚会,通过这种看起来与企业管理毫不相干的聚会,通过这种看起来与企业管理毫不相干的聚会,使西武的员工有了一种归属感和团体荣誉感。

    此外,还组织新员工对于人生、工作的责任、与人交往的礼仪等的教育,直到把新进员工培养成西武大军中合格的一员为止。

    “传、帮、带”本来是中国国有企业的一种优良传统;既能助于新员工尽快掌握技能,进入角色,又能助于增加新老员工的感情交流,而维护公司最大的团结。

    曾几何时,在日本西武公司得到真正的发扬和效用。


    “忍与决断”

    堤义明总是在当大家都在苦喊着不景气之际,他都能毫不埋怨地先人一步地发展其有前途的新事业。

    荀子的思想:

    天地之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

    君上的尊矣,不诚则卑。

    夫诚者,君子之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不诚无物):不诚则一事无成。

    企业家最大的责任,在于他能在面对问题之时,作出明快正确的判断,并勇于承当(忍)这种未来的挑战,而把企业从危难中带出,并走向健全发展的未来。

    荀子说:“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势玄也。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

    堤义明透过荀子的教育,随时提醒自己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要被表层现象所迷惑。

    (禅宗:狮子扑人,韩卢乘块)

    西武撤出东京地产的故事。


    “死市复话”:

    以近知远,以微见著。这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必备的才识。


    “学会悲天悯人”

    加藤正清的故事。

    企业的责任既然是生产商品,那么就必须造出最好的产品,使客户便利和快乐;这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与使命。

    经营者除了促使社会繁荣之外,还必须使员工满足和快乐;如果缺少这份爱心,光凭职位和利益来驱使员工,肯定得不到员工的衷心拥护。

    有时对于犯错误的人和事而言,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加以惩戒,反而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悲天悯人。

    受到惩戒的人,也能心甘情愿接受,并在处罚中学习到真正的教训。


    “借手栽树”

    打破定势,逆向思维。

    将劣势(缺乏休闲设施的荒山),转变为酒店的特色(种纪念树服务)。


    “神风敢死队”

    武士道作为日本大和民族的特产,起源于镰仓幕府时代。

    武士道和武士精神,在二战末期被大肆宣扬和利用成为了悲剧的极致。

    经验不一定意味着成功。中国的说法:在非常时期先要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人。

    当人们专注于某一件工作时,在心神合一的状态下,个人的潜能会如同江河湖海般地渊渊流出。


    “我仿佛雇佣了整个IF公司”

    只花2亿保证金,就可利用价值十几亿的人员和设备。

    只有具备大气魄,眼光远大的企业家,才能辩证地将成本费用看成是投资,而不去计数一分一厘的得失。


    “一加一等于零”

    有时,领导者应该“知人善任”,而非“任贤用能”。


    “堤义明感谢您”

    堤义明感谢您中肯的意见。

    作为领导者,应时时警醒,避免自己思想僵化和固步自封。

    要审慎地对待部下的建议与意见。对于其中正确合理的部分,要心悦诚服地采纳。

    只要每个领导都能做到这一点,部内工作必然会取得成效,而新的人才也会显现出来。

    从善如流,闻过则喜,这是圣人境界。

    企业应努力创造这种环境,即:能使员工无拘无束地创新工作,让员工自由地提出合理的建议,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


    “向敌人学习”

    堤义明除了向父亲和荀子学习之外,还向包括自己的商业敌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他的口头禅。

    既然占理,就要得理不饶人,不能因为情义和怜悯而破坏了商业原则。


    山田身上反映出来的正是日本商人的特色——光明正大,勇于负责。

    山田每次都站在法理和生意原则上,虽说不近人情,但绝对不悖于事理。

    堤义明坦言,正是从山田这位前辈和对手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销售利器”

    企业经营不是短跑,企业的规模不论大中小,全都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对于选手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长远的坚持和耐力。

    堤义明最为人们称许的一点是他创立的一套被称为“销售利器”的“店长制度”。

    店长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利用最少的人力,达到最高的效率。

    为此,西武特设了专科学院、读书广场以及员工生活教育体系等,以培育优秀的店长人选。

    “因为我把这个店当作自己的事业,因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值得的”。

    给你的员工一块试验田,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就可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但能发现更好的经营方式,还能发现更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堤义明店长制的精髓所在。(如“物美”等)


    “商业王朝的秘密武器”

    堤义明的“营销十招”:

    第一招:不要卖牛排,出卖牛排哲学。

      牛排哲学,不是指烹饪牛排的秘诀,而是指牛排之所以能引起客户光顾的玄妙之处。

      如推销吸尘器:

      1.不卖厂牌,卖的是经久耐用。

      2.不卖构造,卖的是使用方便。

      3.不卖机器,卖的是省时省力。

      4.不卖吸力,卖的是洁净健康。


    第二招:以“同理心”为客户设身处地而想。凡事皆要易地而处,以对方立场为出发点。


    第三招:用电报取代写信。

      对客户陈述时,要力求简明扼要而又有说服力,就如同电报内容一样,使人易于一目了然。


    第四招:给客户明确指令

      成功的销售员必须具足一发即中的能力,在最初见客户的十秒内,吸收他的注意力,产生一种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五招:制造商淡的良好气氛。

      在导入正题之前,先来一点轻松的话题,更能增强成功的系数。如手持鲜花一样去与情人约会,可增强气氛。


    第六招:善用肢体语言。

      实际操作或示范,再加以旁白,更能吸收客户。


    第七招:注重仪表。

      不要硬性强迫推销。


    第八招:洞悉客户心理。

      如同一名有经验的律师,他会让客户在经过比较后再做决定,绝不会强迫对方立即回应。


    第九招:消除客户的排斥心理。

      最好的办法是能以疑问的形式,诱导客户吐露真情,转移排斥,所用的词句,则是简单不过的3个字:为什么?……

      然后,找出问题予以澄清。


    第十招:注意说话的语调。

      除了积极的自我训练以外,发自内心的真诚,最能使声调恰当打动人心。


    “西武不栽员”

    堤义明作出人意外的英明决定后,稳定了人心,不但员工没有参加游行示威,更加以士为知已者死的感动,全力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而拼搏。

    不到两个月,公司销售额就一路反弹上去,不但停了半天制,而且还加班加点增大产量。

    为了自己的司机迟到,因而处罚八人减薪。


    “齐恒公的警示”

    扁鹊见齐恒公的故事。

    居安思危,随时发现潜在的危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滴之水可以灭国。


    “狮子来了”

    西武的商标是狮子,堤义明是驯狮者。

    一个公司至少需备三件产品:一件用来宣传,一件用来销售,一件用来盈利。

    成功的关键在于独辟蹊径,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立优势。

    荀子的思想: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

    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文凭无用论”

    在西武,文凭只是一张不起任何作用的废纸。要证明你的能力和才干,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去。

    学历只是一个人上学时间长短的证明,并不能证明一个真的有实质的干才。

    不盲从和迷信学历,其实才是堤义明用人哲学的根本意义。


    “人心掌握术”

    如果你想要员工多尽点责任,你就得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待遇,更多的鼓励。这全是一些人人知道的老生常谈之道,可是却很少有企业家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如禅宗公案: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一个企业家,可以没有天才帮助,可以没有知心朋友筹划;但是,若得不到员工的全心信赖,事业的发展就会停顿败落。


    “经验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许多企业家过分重视经验,却不了解经验的真正含意。经验是个质量,而不是数量,许多人的10年经验,其实足不过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10次而已。

    今天的企业家,并不清楚培养一个理想企业管理者的因素,尤其是那些“商学院”,造成了一种把商业管理看作机械化而非艺术化,从而加深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僵化管理和停滞。


    “职业化主义”——商学院的流弊。

    形成技术官僚的坐大,造成管理人员的空疏。往往是一群具有无限耐心、技巧、专业的技术主管,而不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领头人。

    他们的经营技术都可以公式化,数字化,为了商业问题,可以想出来各式各样的解决之策,像在实验室里,根据公式将化学元素进行组合。但却全不知道企业管理是一门真正的艺术,一门真正关于人的艺术,一门真正管理人的艺术,一门真正关于财富和精神运营的生活艺术。


上一篇:中国企业的“内圣外王”之道(2-1)   下一篇:中国企业的“内圣外王”之道(3-1)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