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 ----在全国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研讨会上的讲演要点 金思宇(企业文化2002.1)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企业审美文化与企业创新。刚才,原商业部部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同志的讲话,很重要。特别是他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左手抓,右手也抓”,“经济与文化是一体的,它们之间不能脱节”,“审美文化应当渗透到企业各个领域”等等,这些观点很有见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说实话,对企业审美文化我缺乏研究,因而抱着“学习新知识、取得新经验、结交新朋友”的想法,希望在这里多听诸位专家学者的高见,以期激发我的灵感和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就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谈几点看法,作为抛砖引玉。 第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快企业创新,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我国入世后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给本来走入低迷的美国经济带来重创,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军事乃至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据联合国一份报告称,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为1.4%,中国GDP的增长率将保持在7%左右。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无论是国有经济实体还是其他经济成分都要直面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按照WTO的准则和运行规则,原先我国政府给予一些企业的政策性保护措施(如补贴等)和行业性垄断壁垒将逐步减少或被拆除,中国市场、企业与政府的边界将在世贸组织法律文本的基础上重新被划分和进一步规范,政府对企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的非市场关系,将受到世贸组织法律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当然,我认为,最优选择就是政府和企业都要主动地实行改革。一方面政府应按照WTO的规则尽快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对国有企业的“输血”,以信守我国“遵守国际规则、逐步开放市场”的承诺;另一方面企业则要按市场规律办事,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谈到企业文化,大家知道,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的管理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潮流,成为世界诸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共识。21世纪,全球一体化经济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运行规则,创新是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灵魂。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生成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形象等,并将其付诸实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行为。可以说,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将通过产品、技术、管理、制度等文化创新来获得新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创新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坚定基石,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因此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文化素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我国入世后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受到多数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中央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有益的探索。目前,中央企业管理的181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大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和国际名声的大型企业,约占全国经营性总资产的65%,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从中央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受到多数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全部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加以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比如,上海宝钢大力推行CS战略,已经形成了具有宝钢特色的“用户满意文化”,并提升为“精品文化”;中国一汽培育了“一切为了用户、为生存学习、我为一汽奉献汗水和智慧”(简称“三为”)和“学习、抗争、自强”的企业文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根据境外上市后在市场上新的定位、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了修订,他们在“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基础上又提出了“竞争、开放”的经营理念,“扩展市场、增加回报”的经营战略,“公司利润最大化、股东回报最大化”的经营宗旨,“外部市场化、内部紧密化”的经营机制,“规范、严谨、诚信”的经营准则和“永不满足、各得其所”的激励机制。可喜的是一些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吃惯了皇粮、最近从部委脱钩转为企业化运作的科研院所,也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如机械科学研究院把本院的形象塑造申请部级管理课题。但从总体上看,各个企业的发展态势很不平衡,要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引导、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规范。 第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类型和特征。日本著名学者松本厚治提出日本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企业主义”,它不仅指企业制度,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经营体制,其特点是家族主义,民族精神,忠孝和报恩价值取向,生存、危机、人文的理性意识。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追求卓越,利润最大化,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德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管理方式,技术管理为基础,集权型控制,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儒家伦理,整体思维,天人合一,中庸,和为贵。迪尔在《企业文化》一书中对美国企业文化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常见的有四种类型:强人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风险文化、过程文化。《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的作者约翰•科特等人认为,有利于促进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发展的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强力性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而不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发展的企业文化叫做“病态型企业文化”。文化有美与丑之别,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比如,法国欧莱雅集团, 是一个在全球化妆行业具有绝对领导地位的世界性化妆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法国独特的文化特质,艺术的、休闲的、优雅的、浪漫的文化气质十分浓厚,给人以无与伦比的美感和充分的想象力。再如,河南洛阳春都集团,这个集团曾引领中国火腿肠产业从无到有,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0%以上,资产达29亿元。然而,仅仅几年这家明星企业便跌入低谷,亏损额和债务高达20亿元。其中固然有企业的盲目扩张、政府职能错位,经营管理简单粗放,还有一个原因是企业经营者从全国各地物色了一批“算命大师”作为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据介绍,春都集团,大到人事任免,投资决策,小到领导出差的方向、办公室的朝向,都要让“大师们”看看吉凶。这种企业文化只能是落后、愚昧、腐朽的,决不能凭空创造出奇迹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从根本上使人类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它与经济、政治共同形成完整的社会结构,并从总体上反映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代表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与智慧的长期传承与积聚,并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准,培育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党所要忠实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应当沿着什么方向前进?首先是理性方向。其二是主导方向。其三是提升方向。其四是整合方向。最近,中央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各企业是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实施“以德治国”方略,以德治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未来的企业文化将是综合的文化,是吸收了最开放、最前卫、最高质的现代文化而形成的。我们要以开放、兼容、效率的学习精神,主动吸纳外国优秀企业的优秀文化,把它融合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而不能“全盘西化、食而不化”。中国的儿童通过“麦当劳”领略到美国开放式的文化气息,“松下”、“索尼”通过其产品传播的是日本高效、严谨的文化。要注意培育和提炼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企业实际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和品牌文化,大力塑造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职工队伍形象,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企业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目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四,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但企业家精神不能涵盖企业文化的全部或等同于企业文化。以往,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这些词语加以概括,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如今,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在表达上越来越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将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例如,日本SONY公司董事会主席大贺典雄先生,既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也是东京爱乐乐团著名的指挥家。前几天,71岁高龄的大贺先生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了SONY之夜大型音乐会,并亲自登台指挥激越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等作品,不幸的是他因脑溢血而倒在舞台上,那时我看到的是大贺先生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审美文化。这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之一,三联集团,集团公司总裁张继升先生原来就是专业的人文学者,现在已是一名知名的儒商,还兼任山东师大的教授,因此,他领导的三联集团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制定集团公司战略时也体现出企业审美文化,如区域战略是:E=M/R2(E--企业辐射为,M--企业自身实力,R--距离),经营战略是:100-1=0,追求的是“产品零缺陷,服务零缺憾”,企业精神是:“领先时代,挑战传统”,经营伦理是:“走大道不走小道,走正道不走歪道。” 企业文化是经营者的一种宣言。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践行者,第一宣传者。正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海尔充当的角色那样,“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是,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更重要的是带去了一套海尔的文化。我认为,企业家要凸显与张扬个性,并进行科学的CI、VI、MI、CIS设计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一听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独有的。杭州胡庆余堂“戒欺“,大家都知道这是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还有,宁波雅尔戈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也提炼得好,好就好在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康佳倡导的是给创造者一个温馨的家的感觉,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无论你来自哪里,都是康佳人,没有等级,康佳是个大家庭。 再如,北京天坛医院是一个有着45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这几年他们“以病人为中心”,加快后勤工作的改革,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注重人文环境和审美文化的塑造。比如病房的人文环境中妇科病房是粉色,产科病房是粉色加嫩绿色,神经内科病房是藕荷色,而神经外科又是蓝色,不同的装修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每个病房里都装有磁卡电话,摆放的鲜花和悬挂的花窗帘,给人们温馨的感觉;而持在走廊里的风景画,又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一扫医院冰冷严肃的气氛。在这里,楼前是音乐喷泉,楼内设有“憩园咖啡厅”,24小时提供热水和洗浴,病人住院感到非常方便和舒适,没有不安和孤独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旅游宾馆一般。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装饰品”式的花架子,不是纯粹的环境美化而已,也不能孤立地进行,成为企业的副产品,而应该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贯穿到企业整个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并自觉地利用和发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我相信,通过此次研讨会,通过在座各位专家学者的理论创新和企业家的文化创新,一定能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推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