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广东省揭东县委书记黄水利: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广东省揭东县委书记黄水利: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13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奋力争先意识、浓厚的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务实之举。 
    借助财力和智力 
    借助财力。建设新农村,水、电、路以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因此,借助外部财力,是确保足够的启动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借助政策推动,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央的政策是“多予少取放活”。当然,上面多予,并不等于可以“等、靠、要”,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实际出发,通过确立切实可行的项目,主动对接上级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最大限度地向上争取政策的支持和投入。同时,逐年增加县、镇二级财政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动员外出人员的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揭东县有众多的海外侨胞和在外乡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扩大对外宣传,加强对外联络,逐渐引导外出乡贤从捐资办福利转变到投资办实业上来,更快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借助智力。新农村建设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人才短缺,因此,必须重视借助智力,培养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联系,举办各种讲座、培训班,在建立农民培训基地、编写培训教材等方面争取智力援助。另一方面,要动员外出人才回乡办厂、管理村务。在外乡贤经过多年的闯荡实践,经商办企业,事业有成,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他们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与家乡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但了解家乡,还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多人都想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他们正是新农村建设所急需的人才。 
    发掘民力和地力 
    发掘民力。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要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让新农村建设深入民心,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要加大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强以特色产业用工为重点的技工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平就业制度,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使农村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创业热情。 
    发掘地力。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作为农业县,既要放眼国际国内市场,向外开拓,又要立足本地,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繁荣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增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种植,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效益提升。二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核心企业,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尤其要针对实际,立足各地自身资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推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同时,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金,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农民大量向中心城镇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上一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乡镇改革应立足于新农村进行职能定位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