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7-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产业经营的一体化,这就必须适时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使之与目前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现阶段推进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推广新型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总的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的初级发展阶段,而且各级领导对此普遍重视不够。工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农业做为基础产业,也必须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耕者有其利”的重要举措建国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两次历史性变革:建国初实行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改革开放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耕者有其权。这两次大的变革既是农民政治地位和经济权益的确定,也是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实质上是两次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带来了两次生产力的大发展。特别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第二次农村改革,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长期的紧缺局面,而且出现了农产品结构性过剩,这是历史性的成功。
  经过28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时代的发展昭示着我们要进行第三次农村大变革,实现耕者有其利。为此,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十分必要的,非常及时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再是只用于自己消费的产品,而主要是用于市场交换的商品。又因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出售,而且要参与全世界市场的竞争。我国农村目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很难参与千变万化国内国际“大市场”的竞争,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更快更高发展。缺乏组织的“小生产”,很难做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和产业经营的一体化,使现行的农村经济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盲目的经营状态,离现代农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正在逐步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逐步发育完善的今天,农民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如果不能实现耕者有其利,不但会推迟广大农民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富裕、富足的千年梦想,而且就会使农民社会购买力下降、农村市场萧条、农业生产萎缩,进而动摇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也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应有之意。因此,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二选择。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根据我国广大农民的探索和实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完善的重要形式。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业炒旃愦笈┟袷迪中率逼凇⑿陆锥卫肥姑透锩员涓锏闹匾挝瘢魑?/SPAN>“三农”工作中一件带有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科学定位,从政策法律上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做为我国农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但由于法律地位的缺失和现有政策的滞后,以及自身运行机制的不规范不完善,其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亟需法律定位和政策支持。要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政策基础,首要的是对其在当前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功能作用进行科学定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作用应是以下范畴:①是把农村经济领域从事各种产业的农民按行业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者;②是进行标准化生产、依法经营,农民自身利益的维护者;③是对农民进行科技推广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载体;④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依托;⑤是农产品产销衔接的市场中介;⑥是生产资料采购选用的服务中心;⑦是金融机构向农产发放信贷的担保主体;⑧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向农户覆盖的承接管道。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在积极推动国家立法机关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进程的同时,先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层面,尽早初步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有效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产收益。
  明确思路,善谋实干,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自发产生的初级发展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工作思路,积极加以引导和扶持。
  一要有大动作不能再仅仅做为口号去宣传,要做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硬任务,做为一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大变革去运作。要像抓“土地改革”、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典型示范,真抓实干。
  二要做到“四个不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基本政策,不能搞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市场发育水平的强迫命令,不能搞运动,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形式主义。
  三要坚持“五个原则”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原则,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坚持形式多样原则,坚持法人运作和自主经营原则,坚持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
  四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慢不得”,也“急不得”。所谓“慢不得”,是因为中央有明确要求,农民有迫切愿望,农村生产力已发展到需要完善调整生产关系的历史阶段,切不可因为是“长期”任务而等待观望,无所作为。所谓“急不得”,是因为这是一项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政策性强,既要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基石,又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合作制度。必须吸取历史的教训,切不可“刮风”。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深化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然选择。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再次大解放,实现农村经济更快更高的大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体制保障。

上一篇:农村社会保障亟待破解四大难题   下一篇:对农村“捐资”要分类处理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