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要切入农村急迫点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要切入农村急迫点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6-27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从建设项目来和建设形式来看,无非是折旧建新、修桥铺路、改水改厕、建设活动场所之类。往实里说,这些建设项目和这种建设形式,就当前的农村现实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农民也是欢迎的。不过,笔者还是以为,如此新农村建设还只是停留在表象上,并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延伸到更深层次,切入到农村的急迫点,或者说是农民更盼望解决的问题上。 
    什么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切入的急迫点,或者说是农民更盼望解决的问题上呢。笔者以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帮助农民搭建一个良好的致富平台是新农村建设的急迫点之一。农民难致富仍然是当前的一大难题,2005年7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在一次会议上透露:“去年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这里反映出来的是全国的情况,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中,农村贫困人口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那些边远地区的村落比例更高。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方政府要把农民脱贫致富放在首位加以思考和研究,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运用好当前“以工哺农”的大政策,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为农民搭建一个良好的致富平台。如果说农民不能整体富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意义将无法显现。 
    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急迫点之二。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农业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5%左右。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农村排灌能力比以往减低是存在的事实,有的排灌系统无钱修无人修,导致了一些良田好地成了“望天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落后和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真正建立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急迫点之三。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强调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而一些部门单位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并不强也不热,缺少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实际行动,农民感受不到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实惠,反到有生产难、生活难的强烈呐喊。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能真正建立,农业组织化程度得不到提高,以户为单位的耕作形式因缺少组织化程度,农民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上一篇:村务公开与农村小康建设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