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建设新农村乡企责任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建设新农村乡企责任重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企业大有可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这既包括农村各产业的充分发展,也包括农村各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农业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的支撑。统计表明,乡镇企业每年直接和间接扶持农业的资金达到300亿元左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持续改善,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乡镇企业的支撑。乡镇企业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其主体植根于农村的二、三产业,这对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挖掘农村服务业发展潜力意义重大。所以说,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就是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乡镇企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生活要宽裕,增收是关键。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决定着农村的工业化速度,决定着农民的富裕速度。目前,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8亿人,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中,不少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它们是农产品消费大户,对于缓解农产品“卖难”具有重要作用,是活跃流通、富裕农民的重要力量。农民增收,除了国家减免农业税、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等让农民“减支”的政策性措施,还要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乡镇企业一头联着市场,一头联着农户,促进农民增收优势独具。
  发展乡镇企业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精神风貌问题。有什么样的农民,就有什么样的乡风和村容。农村经济改革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让更多的农民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传统农民培养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他们革除陋习、移风易俗、自发追求新风尚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富裕“口袋”的同时富裕“脑袋”,彼此促进,互为动力,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升。
  乡镇企业为农民积累管理经验提供了机会。农民会把在参与乡镇企业管理中学到的经验活学活用,不断升华,并将之灵活运用到村务管理中。这对改变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管理模式,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对村民村务施以民主、法制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对于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决策水平大有裨益。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乡镇企业都不能置身事外,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使然,也是乡镇企业自身的独特优势使然。

上一篇:创新现代农业产业的协作制度   下一篇:围绕农民“盼点”形成工作“干点”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