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一个典型农业县的实践探索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一个典型农业县的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18
    河南省夏邑县地处豫东平原,总人口113万人,辖24个乡(镇),耕地14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县、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任重道远。
    一、村镇规划要切实可行,激起农民主动参与积极性。建设新农村,规划应先行。一是以村、户为单位制定规划。各村情况不同(包括:村庄道路、沟渠、农电、饮水、有线电视、学校、村室、民居等),条件不一,应根据实际,在发展生产、农民增收、精神文明、民主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订出中长期规划和当年建设规划;规划应立足现有基础,分步制订目标。近期规划便于操作,远期规划体现成效。规划要在村组干部、党员和广大村民中充分协商酝酿、讨论,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张榜公布。同时,大力引导广大农户根据村整体规划,结合自身情况明确发展方向。二是村整体推进、户具体实施落实规划。村可办的几件事:整修一条道路、架设一路电网、创办(整修)一所学校、改造一所村室、办好一个专栏等;户可办的几件事:修一条进出硬化路、建一个沼气池、砌一个硬化厕所、挖一个硬化粪池、打一眼卫生水井、建一个畜禽养殖圈等。
    二、农村经济要大力发展,尽快鼓起农民钱袋子。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才能使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得到保障。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种植、养殖、加工”一起上,“工商运建服”齐发展,不拘一格、不拘模式,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促进农村经济较快发展。一是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三是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致富信息不畅、缺乏科学生产技术等问题,夏邑县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30万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既帮助农民拓展增收路,又使农民在外出务工期间开阔视野,掌握一技之长。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可设若干个试点中心乡镇、各乡镇可设若干个试点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先行一步,尽快形成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
    三、基础建设要倡导节约,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必需的物质条件,应量力而行积极推进。一是重视和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将农田路、沟、桥、井、树等高标准建设,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确保粮食稳产高产高效。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其示范效应,逐步扩大开发建设规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以修建农村道路为切入点,加强村庄硬件建设。组织广大村民,以自力更生为主,利用现有条件,对农田道路、进村(村民组)道路、入户道路逐步进行建设或整修,使村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有条件的可修成柏油路或水泥路)。同时,对农村饮水工程、有线电视工程、农村电网工程、坑塘治理等逐步有计划地实施。三是下大力气整治“空心村”。当前,农村“空心村”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住户盲目向外扩展,侵占耕地,挤占道路,致使村庄居住状况杂乱无章。因此,对“空心村”的治理将是建设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目标不可忽视的要件。逐步对违法使用可耕地建房居住现象进行整治。同时,要运用利益导向机制,制定利用村内空闲地的优惠措施,对向村内规划区集中居住的农户从申报审批、利用面积、办证收费等环节切实给予照顾,并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宜楼房则楼房,宜平房则平房,确保村容整洁。也可利用村内空闲地建幼儿园、文体广场。四是大力推广沼气工程。目前,夏邑县已在乡村实施沼气工程,农民尝到了节约资源、节省开支、美化环境的“甜头”,应进一步加大示范、宣传力度,努力提供资金扶持,着力做好技术服务,让沼气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上一篇: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村镇优秀文化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