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广西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中央和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安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亮点呈现,成效明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广大农民的福音,田野大地的希望。广西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民增收比较困难,贫困人口还比较多。“三农”问题始终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势必影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广西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进行。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证,扎实稳步、全面协调推进。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群,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事业,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一定要以农民为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从群众最需要并有条件的事情办起,由于广西广大农村情况不一样,各地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也不一样。只有从农民最能得到实惠、见效最快的事情入手,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才能激发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还必须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要注重发挥农村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在各村屯形成各种类型的起示范作用的“中心农户”,通过“中心农户”带动千家万户。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广西广大农村情况复杂,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各部门要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成功。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行动,形成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