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民工居住环境恶劣,从根本上反映出的依然是一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权益的漠视。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今天部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得不到基本保障,其权益得不到平等对待,一些保护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切实的执行 据报道,北京部分农民工住宿条件不尽如人意。在一栋尚未盖好的公寓楼里,一位来自湖南的农民工这样描述自己打工的住处,“我们的住处没人管。工头告诉你住三层,你就自己到三层随便找,有块地方搁下铺盖就没人管了。这栋楼从一层到三层都住着我们农民工,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了,特别脏,地上到处都是水。” “有块地方搁下铺盖就没人管了”———可谓时下一些地方农民工居住环境的典型写照。由于住得差、吃得差、干活又累,部分农民工身体状况堪忧。 而报道中所关注的农民工居住环境恶劣问题,是在更宽泛的视野下对农民工权益的呼吁。近几年来,有关农民工的欠薪问题、职业病问题、子女入学难以及业余生活单调等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有关方面的积极努力下,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而部分农民工居住环境恶劣,从根本上反映出的依然是一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权益的漠视。在一些用人单位眼里,农民工只是干活的,是低成本的劳动力,对农民工吃、住等投入都会影响自己的利润,自然压得越低越好。而在一些管理者的观念及潜意识里,只要不出事,所谓改善农民工基本生活状况的事,大可不必操心。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今天部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得不到基本保障,其权益得不到平等对待,一些保护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切实的执行。 事实上,凡是重视农民工权益的地方,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大多较好;而不重视农民工权益的地方,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就比较差。比如,重庆南岸区为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建造了每晚收费一元的“阳光公寓”;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新建成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社区保洁员集体公寓,公寓里厨房、洗漱间、淋浴间等一应俱全。与此同时,也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宿舍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有的甚至几十个人住在一个房间,全是大通铺。 应当说,时至今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已经和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不论是关注拖欠农民工工资、呼吁改善农民工的生产条件,还是解决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其核心在于,农民工理应享受国家法律赋予的劳动保护权利,应该得到平等的关爱,不能因为他们的农民工身份而受到歧视。维护农民工的权利,其实是维护社会的公平。 近日,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在全国工会系统开展“推动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防署平安度夏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在今年夏季,围绕农民工的住宿条件、饮食卫生、高温劳动防护等内容,开展走访慰问、监督检查和送清凉、送健康、送安全等活动。我们期盼更多的管理者和用人单位能充分认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性、必要性,共同为维护农民工权益作出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