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11月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由农业部主办的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农产品交易盛会,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10月1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又将拉开帷幕。 近年来,办好农交会已经成为农业部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即将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对于宣传和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推动农业信息技术交流、促进农产品贸易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加强涉农企业间交流以及全国各地区农口从业者的交流合作,促进农产品贸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备受关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业日益与世界农业融为一体。 历届农交会的成果表明,农交会是我们全面推进农业国际交流、区域交流、科技交流,为我国企业开拓市场的成功的国家级平台。办好农交会,是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的新成果,展示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取得的新进展的得力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对落实“产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并开始取得了成效。这些成效也必将通过农交会得以展现。 据了解,第四届农交会仍将坚持“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的办展宗旨,坚持“精品、开放、务实”的办会原则。参展企业均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或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大中型农产品出口企业;优秀包装设备生产企业、水产品生产企业及外资、合资企业。参展产品仍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先进环保的食品包装机械及设备。 第四届农交会在坚持基本定位不变、基本宗旨不变、基本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在形式、手段和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形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布展方式和展区布局的调整上,其中综合展区将以“新产品、新成就、新农村”为主题,集中展示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手段创新主要体现在展示和促销手段上,通过组织优质农产品品尝和企业家联谊会等活动,尽可能为买卖双方创造对接的机会;机制创新将体现商业化原则,逐步与市场接轨,最终走向专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运作。 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启示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国家级平台,充分展示我国农业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能够对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推动流通贸易与国际的合作、交流,促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举办必将对新农村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