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博物馆界逐渐开始重视社区这个群体,博物馆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成为各大博物馆的重要任务。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大的社区,博物馆需要深入到农村这个社区,给农民带去丰富的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分力量。博物馆可以在农村举办临时展览,利用乡村学校或是离农村较近的一些博物馆的场所,将一些方便携带的文物、标本、模型以及图片等等办成临时展览,展览的内容最好是农民所关心所需要的,展览方式要生动活泼,令农民在参观后仍然记忆犹新。博物馆还可以将馆藏知识出版成读物、光盘等,送到农村,这样更加方便农民随时学习文化知识,有利于他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另外,博物馆通过与农村建立联系,也能丰富自身的馆藏资源。农村广阔的天地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可以通过走进农村去深入发掘这些遗产,将它们系统保护起来,并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些年逐渐建立起来的生态博物馆,就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将农民们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保护起来的一项举措,既保护了一些特有的文化遗产,又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让农民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因此说,农村对于博物馆来说,还是个需要大力开发的广阔领域,博物馆在农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这些对于未来都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 博物馆应该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紧密的,如果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二者的距离拉得很大,那么现在,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博物馆与农民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博物馆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要尽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的责任,并在农村使自己的业务工作得到充实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