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建设新农村不是建设新村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建设新农村不是建设新村庄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辽宁日报 ︱ 发布日期:2006-9-27
    “新村规划”如今成了热得发烫的词。每到一地,每提及新农村建设,一些当地领导便畅谈本地正如何请专家设计新村,如何楼宇亭台整齐划一,电信交通诸项几通几平。似乎建设新农村只是建设新村庄,新村规划也只为追求新房齐刷刷。
    这些都不错。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的,其中一个征象就该是美景在前,村庄如画。如今即便是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不少地方也是“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但有一条,就是啥时候也别不顾实际地贪大求洋。事实上,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目标和任务。否则,就会令人疑心那是盆景,疑心那是劳民伤财的形象、政绩工程。
    其二,新农村建设中的五项任务,当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为要。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了,很多事情功到自然成。因此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才是前提和基础。建议一些从事基层领导工作的同志,别妄求无花果,无源水,无根木。
    不久前,辽宁省阜新市委一位领导说,新农村建设当然要抓紧抓实,但一些新村规划、新村庄建设要量力而行,且不必急于搞。为何?该领导微言大义:弊端很多。
    哪些弊端?一是急功近利。修了几条路,建了几栋房,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速成化。二是急躁冒进。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存在快慢、高低之分。搞整齐划一,一哄而上往往一哄而落。三是急于求成。新农村建设不仅涉及基础设施、环境、教育、医疗、卫生、商贸、住房等硬件的改善,而且涉及科学管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等软环境建设。这也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建成。
    换言之,各地农村自然地理、民风民俗、居住形态、文化传承各不相同,怎能千村一面、千村一策?如果我们能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俗,保留山、水、林、田、路原貌,做到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即便民居古朴,民宅素洁,但却新风盎然,新意无限,岂不也是美景一处。
    当然,这些依然是后话。首要的,还是先把生产发展起来,先让农民多增加些收入,这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上一篇:应从“替民做主”变为“让民做主”   下一篇:发展“乡村游”建设新农村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