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尤其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许多地方的农民深有这样的体会:“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的村干部”。这要求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以下能力:一、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依法行政的能力。三、促进和谐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应能经常性地做好应对各种矛盾的准备,同时,能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引领农村新风尚。选准农村好带头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效致富,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建设新农村,应尽可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以解决目前农村经济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而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的建设。首先,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选好配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的书记,要让真正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的干部担任乡、村党组织的带头人。其次,加快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这里说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指行业协会和合作社等。行业协会具备协调市场主体利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等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建设,才能广泛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