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是招“活棋”让拉动内需的“瘦驴”变成“骡”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是招“活棋”让拉动内需的“瘦驴”变成“骡”


责任编辑:唐冲  ︱ 来源:《浙江日报》 ︱ 发布日期:2006-9-15
    现在的民工潮,涌过了小城镇、中小城市,直奔大城市而去。专家指出,应该尽量在小城镇解决农民的就地消化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招‘活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温铁军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不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而是“两匹骏马加一头瘦驴”,投资增长幅度很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很快,而内需就像一匹驾辕的瘦驴。因此两批骏马拉着车跑,而中间的瘦驴怎么也跑不起来。   
    按照温铁军的说法,活棋就该有“活的”下法:让农民参与项目,项目带动农民就业,促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然后推动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的增长。 
    如果这样,内需自然而然地就被拉动了。到那时,至少让驾辕的“瘦驴”变成了“骡子”。 
    温铁军曾经到日本、韩国做调查研究,这两个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都开展了“新村运动”。其实日韩的新村运动是一次典型的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而不是简单的让农民增收。他看到那里的土地高度集中,无论多么高的成本也都在种水稻,因为国家不能没有粮食,这是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保障。 
    经过综合整治以后,农村承担的首要功能就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功能。日本能挺过上世纪9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温铁军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就得益于他们进行的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韩国也是如此。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经济经过短暂低迷后得以复苏,这同样得益于地方经济相对稳定。而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农民就业“在地化”(localization)。 
    所谓“就业在地化”,就是农民在当地打工获得现金收入,然后直接转化为当地消费,然后带动地方企业发展,带动非农人口就业,然后中小企业非农就业集中在县以下的城镇。因此即便大资本泡沫破灭,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受影响。 
    “希望改变社会身份和分工角色的农民,他们的目的地是城市。现在的民工潮,涌过了小城镇、中小城市,呼啸而过,直奔大城市而去。”专家们提出,把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里去,尽量在小城镇解决农民的就地消化问题。

上一篇:农资消费市场岂能成为农民“消废”市场   下一篇:确立被征地农民的主体地位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