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浙江温岭农民的钱包是怎样鼓起来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浙江温岭农民的钱包是怎样鼓起来的?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学习时报 ︱ 发布日期:2006-9-6
    浙江温岭市(县)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台州市的南部,远离大城市、远离大市场,工业资源缺乏,国家无大中型项目投资,自古只有农民和渔民两大生产群体,属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农业县,人均只有半亩田,1984年农民全年人均收入仅409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56元,21年间增加18倍以上,全国百强县排序第11位。出现了大富千万亿、小富亦小康的农民普遍致富现象,农村现代化、城市化初具规模。客观条件一无所长的温岭是靠什么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温岭农民的钱包是怎样鼓起来的?他们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乡村工业化——农民致富的出路与捷径 
    温岭农民致富,是因当年贫穷生活的现实和思变求富的观念与政府宽容民众超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小打小闹的手工简单制造业和肩挑货郎担的小商小贩开始,改革开放的形势为农民经商办企业提供了良机,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农民洗脚上岸,进厂做工或办起家庭工厂,以半农半工、半商到全脱产,有的当起了企业老板。全市现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063家,亿元以上企业46家,全市形成了区域特色的产业区块、产业带与产业链。形成水产品加工业、鞋帽服装业、机电产业、汽摩配产业、塑料产业、造船业、新型建材产业、光电子、信息等产业、厨具、家具、日常用品产业、建筑业等十大支柱产业: 
    温岭市创建企业“孵化器”,催生万名青年小老板。温岭现有企业2万多家,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正处发展阶段。团市委以为青年创业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为立足点,以有创业意愿和初步创业条件的小老板为重点,引导和帮助他们积极领办项目、开办企业、力争通过3年努力帮助5万名青年掌握创业本领,扶持1万名青年创办小企业,成为“青年小老板”。 
    二、农业现代化——农民致富的实惠途经 
    温岭的农民在乡村工业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踊向第二、三产业之后,仍留在田头地脚的农民如何原地致富?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改变传统农业、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使农业生产发生根本变化:规模化——大户专业化生产、联户合作成片大批量生产;产业化——农业种(养)加工、销售链条不断拉长,产业层次增多,新产业涌现,产品的附加价值不断丰厚;市场化——市场导向在生产和销售管理环节起主导作用,变为订单农业、乃至以期货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科技化——在生产环节,农业科技勃兴,生产方式科学化,优质高产,出现反季节作物、全年候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和轻松的手工作业;品牌化——特色产业区块、优质品种上规模,为打造优质品牌,争创名牌,原产地注册提供条件,品牌产品能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信息化——网上知农情、热线问销路,报纸、电视作介绍,大大缩短了生产者与世界的距离,及时沟通了产品与市场需求;标准化——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部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大批农业企业通过ISO9000、ISO14000、HACCP认证,挺进欧美市场;组织化——在民间,新一轮的合作运动正蔚然兴起。温岭农业的八大变化,原产地农民致富主要是通过两大手段参与市场竞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致富的组织手段 
    温岭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首创县市之一,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大力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截止2004年底,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入社农户2392户,联接30496户农户进市场,覆盖瓜果、蔬菜、畜禽、水果、药材、水产品、花卉、食用菌、粮食、农机服务等十大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助推器,农民进入市场的联结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稳定器,在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①切实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农民通过自已的联合与合作,将本专业的生产、服务、营销和分配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切实提高联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但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成本,而且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规模效益与品牌效益,更重要的是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增强了竞争地位,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②进行了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力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③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合作社通过组织分散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牌营销,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积极开展绿色认证,打造优质品牌,推进了绿色农产品生产,极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载体。④明显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优质农产品远销各大中城市,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如“温联”牌果蔗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达30%多,在杭州市达到40%以上,而且价格比江西、安徽果蔗高一倍以上。⑤有效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⑥不断开拓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新空间。合作社“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到市外去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厂、设立批发市场和销售点,不但解决了温岭市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制约,而且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半径、拉长了农产品销售季节。 
    (二)品牌农业——农民致富的竞争手段 
    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丰富的物产所产生的选择性加大,“竞争农业”已成为现实问题。创立品牌正成为农产品市场上最有力的竞争手段。究其原因:一是农产品的污染问题;二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已转向“崇尚绿色、回归自然”;三是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的挑战;四是无品牌的优质产品难以扩大销售规模和增加收入。 
    品牌的艺术特征是知名度高、信誉度好、市场份额多、竞争能力强,经营效益好。有鉴于此,温岭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品牌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竞争手段。 
    温岭市各级领导在近年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中,牢固树立质量农业、效益农业、品牌农业的新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农业标准化为前提,以农业组织化为依托,以政府服务化为保障,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为目标,积极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为实现“效益农业大市、精品农业强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市已有193件农产品注册了商标,“玉麟”牌西瓜、绿牧牌温岭草鸡和“美鲜达”牌水产品先后获浙江名牌产品,2个农产品商标荣获省著名商标,7个农产品获台州市名牌产品,14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44个农产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还有温联牌果蔗、白毛乌骨鸡、滨珠牌葡萄、温岭高橙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牌名声远扬。使农产品的价格和销路都得到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三、产品流通市场化——农民致富的实现渠道 
    温岭农民大量的质优价低的产品进入市场,如何及时销售、实现价值,使农民的劳动得到回报,真正增收致富?农民创造了自己的实现方式:专业市场、营销队伍与市场网络系统,广大而有效:形成了各类市场137个,商品成交额221.06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6个,超10亿元的市场3个。商品市场尤其是特色专业市场的兴起和繁荣,促进了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满足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富了一方群众,活了一片经济,增加了财政的收入。推进了城镇的建设,带动了房地产、运输业、金融、电信等三产行业的迅速兴起,并且增加了就业,促进了社会稳定。全市已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市场网络,其中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已被确认为全省二十家省级重点市场之一,还有很多有代表性的专业市场,各类市场成为温岭工农业产品实现增值的途径、农民致富的渠道。 
    四、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农民致富的根据地、乡村城市化的硬件 
    住房条件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一户人家的生活水平和富

上一篇:农民参与是乡镇改革的根本动力   下一篇:我国一些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种试验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