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让水利命脉活起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让水利命脉活起来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6-8-31
    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建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科学制定新农村水利建设规划。根据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对水源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保证量,量身定做水利建设与发展的规划蓝图。在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设备、投资、服务和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既不能让水“空耗”,又不能用水“透支”。
    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型农业应实行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相结合。一是农田整治工程。应在扩大农业灌溉面积,增加有限土地附加值上下功夫。对现有农田进行统一规划,起高垫低,护砌防渗,建设节水高效田。二是对末级渠系进行节水改造。根据方田面积和农作物分布状况,重新布局田间工程,并将渗漏严重的毛渠改用石头衬砌、混凝土“U”型槽或铺设“小白龙”,形成田成方、渠成网的节水示范区。同时要选择典型地块进行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节水试验,掌握有效数据,实行以亩配水,厉行节约用水。三是推广节水新技术。在变大水漫灌为小水洇浇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新技术,充分利用有限水源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四是调整种植结构,延长灌溉周期。同时根据上下游土地墒情、苗情和区域农作物分布情况,合理安排轮灌顺序,将上游水漫漫、下游地生烟的状况,转变为上游顾下游、浇地不作难的和谐局面。
    加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实行产权改造,发展民营水利。小型水利工程大都“积劳成疾”,运行成本高、效益低、浪费水,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产权改造。以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变国有为民营,变间接为直接。二是优质服务,节约用水。变坐等上门要水为主动为农民送水,跟踪服务到田间地头,给予农民技术指导。三是依法管理,安全用水。利用水权和水市场理论,实施跨地区、跨区域调水,输调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 

上一篇:农信社生存环境亟待改观   下一篇:民调工作要善纳民言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