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需要新文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需要新文化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 发布日期:2006-10-18
    送戏、送书、送电影,似乎一直都是人家“送”给农民什么,农民就接受什么。因为从文化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农民可选择余地都很小,针对性不强,所以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没以前那么高了。因此有人提出,“送文化下乡”对农村文化建设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真正需求。  
    在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多次提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宗旨是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农民,不应该把农村文化生活看成仅仅是扭秧歌、唱大戏、看电影。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牡丹江市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9个乡镇文化站及12个村的文化活动室时发现,尽管农村文化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从各乡镇整体情况看,目前农民自办文化的热情很高,潜力也很大,如果能更好地动员各方面力量把这种热情和潜力发挥出来,将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2000年起,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前阳村建起了标准较高的文化活动室,配有图书柜、乒乓球、电视,天天晚上室内热热闹闹,现在这个村赌博的不见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家家房前屋后栽花种草,街道上如果有个草棍,路过的村民都会自觉地拾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前阳村的实践告诉我们,虽然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难,但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拉近他们与城里人的距离,还可以提升农民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村进步的显著标志。建议有关部门在提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农村公益文化设施,这样既满足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渴求,又使人们对商机进行了解,体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现双赢。像林口县利用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走社会办文化的路子已初具模式。不管是广场系列活动、彩灯展,还是社会趣味运动会,或是专业剧团的文艺演出,都由企业赞助或独家冠名,一直深受群众和企业的欢迎。 
    此外,建议有关部门在利用好现有社会文化设施资源基础上,争取在几年内建好功能完备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一些县(市)可将在学校布局调整中闲置的校舍改造为乡村文化活动基地,定期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其实,挂锄后的农民在茶余饭后也该“潇洒走一回”。除了到附近广场上唱歌、跳舞、扭秧歌,还可以通过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努力,让农民多参与唱歌、跳舞等这些城里人的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让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新农村、新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上一篇:提高报刊投递服务质量   下一篇:专家呼吁尽建设新农村要摸清“家底” 合理规划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