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农村建设不能“有村无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新农村建设不能“有村无农”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7-3-7
   “门口拴着一条狗,家里剩下老两口”--全国政协委员梁俭在宁夏农村地区调研时看到的景象使他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不能“有村无农”。
    梁俭在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说,近年来,“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已成为共识,农民进城务工已形成热潮,这对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是显著的。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还是农民,进城务工也带有季节性、临时性,而且进城务工人数也将受到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及城市化发展的限制,受到城镇就业岗位及农民自身素质的限制。
   “新农村靠谁来建设?这个现实的问题就在眼前。”梁俭说:“在大批农民走出山乡、走向城市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批留守农村的农业建设者。”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说,农民流向城市其根本原因是为增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之计,也是储备新农村建设力量的有效途径。 
    根据梁俭的调研,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我国仍有5亿至6亿农民生活在农村。
    来自江西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刘运来建议各级政府设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基金”,从农村本地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带动农民实现土地增收致富。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体制改革难点需突破   下一篇: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