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新课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新课题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07-2-8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强调,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记者在一些农村采访时发现,有的地方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 
    违反土地承包法现象值得关注
    河南省南阳市溧河乡有一个自然村叫牛郎村,前不久提出打造“中国爱情村”,开发牛郎织女旅游景区。郑州市一家公司决定投资,并注册了“牛郎织女生态园有限公司”。目前牛郎村已同该公司签订协议,租用农民土地280多亩,用于开挖人工湖、修建庙宇、种植生态作物,土地租期40年,头10年每亩年租金750元,后30年租金浮动。
    有关专家指出,这份协议多处违反《土地承包法》。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二是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农户土地承包30年的期限。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为承包农户,村集体无权签土地流转合同。
    记者在调研中还发现,有的地方农民的土地开始向干部手中“流转”。一些县乡由单位出面、干部集资“返租”农民土地,大建高效农业示范园。
    河南内黄县共有10多个县直单位下乡建示范园,园区实行股份制,年终按股分红,入股的干部人事关系即使发生变动,股份不会动。该县认为这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些村干部则认为,有些示范园变成了缓解财政困难的“小金库”。
    一些农业专家认为,表面上看干部“返租”农民土地符合“自愿、有偿”的原则,但从长远看有损群众利益。干部手里有资金、懂技术,把农民的土地一租就二三十年,农民手里没了地还怎么学?拿什么干?说得严重些这是变相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集约经营”不等于“集中土地”
    国务院研究室叶兴庆司长说,我们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总体框架和合理内核不能变,因为土地在中国具有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当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叶兴庆分析说,早期讲的“统”,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行为,早期讲的“分”,是家家包地、户户种田。
    现在讲“统”,应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化服务,表现为农民自愿基础上的合作,倡导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专业合作社,使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新的“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现在讲“分”,应更多表现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和培育经营规模扩大的专业农户,现在是家家继续包地,却不再户户种田,但促进土地流转,关键在于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农地农有、农地农用,防止发生大规模土地兼并。
    河南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说,强调农业集约经营不等于强行集中农民土地。盲目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将留下社会发展隐患。要做到既“统”又“分”,走发展农民合作经济之路最稳妥。
    稳定家庭承包发展合作经营
    根据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一方面要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那么,在实践中究竟如何处理家庭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关系?
    近几年,山东发展有机蔬菜的经验和教训给人启示。2002年7月,山东出口到日本的6万吨菠菜因质量不达标无法通关,最终倒入大海,损失3750万美元。亲历此事的山东泰安亚细亚蔬菜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琳说:“农民一家一户种有机蔬菜,很难达到标准。”当时公司不让农民打农药,可一看到菜叶有虫子,村民夜里就背上喷雾器偷偷到地里打药。教训太深了。
    为与公司对接,2003年,山东肥城市孙伯镇孙东村成立有机蔬菜合作社,调出土地连片封闭经营,村民以承包地入股,参与分红。通过合作社的力量,肥城市有机蔬菜产品再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目前10万亩有机蔬菜通过了欧盟、日本等标准认证,去年为农民增收3.6亿元。
    专家认为,合作社模式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企业的生产标准通过合作社得以严格推行,避免了农户素质不一带来的经营风险。二是增加了集体收益。孙东村支书雷茂春介绍,合作社为农民和企业服务,一年能从企业得到10万元收入,解决了村级组织运转问题。
    最重要一条是,农民土地入股后,可以进城务工,也可以在土地上打工,收入翻番。孙东村农民雷凤芹算了一笔账:家里土地入股每亩年分红1000元,自己在地里打工年收入4000元,丈夫进城务工每年收入1万元。
    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高焕喜认为,公司的优势是技术加经营,普通农民的优势是劳动力,合作社的优势是农民有了集体谈判能力,三者实现了一体化,农民就能从产业链中分到更多利益。(“新华视点”记者宋振远、林嵬、董振国)

上一篇:处理好几个相关重大问题   下一篇:积极探索欠发达省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