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走“科技兴农人才强村”之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走“科技兴农人才强村”之路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一项长期的任务、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农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走“科技兴农,人才强村”之路。
    选好农村干部,引领新农村建设
    完善选拔机制,解决农村基层干部“难选”的问题。一要改革选人办法。通过全面推进“两推一选”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制度,让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选进村级班子,特别要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二要拓宽选人渠道。重点从有技术会经营的“能工巧匠”、专业户、农村科技带头人、懂经营会管理的乡镇企业职工、优秀复退军人、有专业知识的农村青年等各种各类人才中选拔“两委”班子成员;三要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里工作,有目的地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回乡人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为村级干部储备人才。要健全农村基层其他群团组织,保证基层组织能及时发现优秀人才,并有重点地帮带、培养。
    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要利用各级党校、高校、职校等阵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村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帮助基层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发展经济、化解矛盾、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运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留”的问题。要通过交心谈心、购买养老保险、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确保村干部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提升党员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
    努力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型”农村党员,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村党员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保证和动力。
    大力发展农村年轻党员。实行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的“两推”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扩大优秀分子的选拔面,特别要发现和培养一批思想先进、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储备人才。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坚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现场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专家学者讲授与农村“土专家”讲授相结合,充分发挥县乡党校、职校等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切实保障农村党员权利。一方面,对经济条件好的党员,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对老弱病残等贫困党员给予关心扶持和组织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另一方面,对党章中规定的党员八项权利,要结合村情,进一步具体化。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为无职党员科学设岗定责,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平台,切实让农村党员无职变有责、无位变有为。
    发掘农村人才,支撑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有一支素质较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各类人才队伍。要适应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通过各类专业技术比武、知识竞赛、能手评选、项目招标、科技承包等方式,以提高致富能力为目的,着力打造四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打造农村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着重提高这类人才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民主决策、依法执政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谋划者,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者,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倡导者,农村社会资源的整合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打造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以业务建设为重点,把提高这类人才的科学理论、现代知识和实用技能放在显著的位置。着力抓好农业高峰人才培养,加强对学术带头人的科技知识、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强化培训和更新提高,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扩大农业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打造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树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为前提,把更新这类人才的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市场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在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中筛选一批经营管理者,鼓励和支持他们运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产业化项目,不断提高农产品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打造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以增强带领农民创业、增收、致富能力为目的,以培养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农产品加工大户、经纪人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乡土专家,不断壮大这支队伍力量,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发展和谐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动监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六字经”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