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农业税取消后“四难”问题待解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农业税取消后“四难”问题待解决


责任编辑:康永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1-26
    在我国已进入取消农业税的今天,广大农民告别了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乡村干部从以往向农民催粮要款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但随之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1.土地纠纷调解难。前几年,部分农民认为种田不合算,有的举家外出打工将土地撂荒,有的将承包田硬性交还村组。但这些田地需承担税费,村干部只好通过做工作,将这些闲置田地转包给其他农户。取消农业税及粮补政策出台后,这些农户纷纷返乡要求退还其承包地,而现已耕种的农户不愿归还,村干部难以出面协调。
    2.公益设施建设难。取消农业税后,对农村公益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但是,有些村民对参与“一事一议”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受益农民愿意办,不受益农民不愿意办,由此出现“议而难决”现象,兴修村组公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公益项目,因缺乏资金投入而陷入停滞状态。
    3.村级债务化解难。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几乎所有乡村都有负债。取消农业税前,由于有农业税附加,村级还债尚可以在农业税附加上勉强做点文章。取消农业税后,村级经费尽管通过转移支付得到一定弥补,但数额非常有限,仅能勉强维持村级运转,村级失去化债来源,造成村级债务难以化解,庞大的乡村债务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重大隐患。
    4.工作职能转换难。多年来,农村基层干部一直扮演着“收税员”的角色,不少干部反映自己工作中7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协助收税,在剩余30%的工作时间里,乡镇干部也愿意把精力放在帮助农民抓调整、跑市场,因为只有农民富裕了,干部才容易完成税收任务。农业税取消后,有的干部认为“农民种田不再纳税,农村工作万事大吉”,存在茫然失落、无所适从的心理,对农业税取消后自己该干什么心里没底。帮助乡镇干部更新知识,找准工作定位,提升为农民服务的本领,应当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

上一篇:农村饮水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一篇:实现城市撬动农村经济发展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