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旅游:无限风光看田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5 (阅读次数:

旅游:无限风光看田园


责任编辑:张页维  ︱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7-1-26
    资源丰富
    农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依托,由农民参与经营和服务的旅游业态。我国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中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但我国各地农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认识不足,服务和引导不够,发展水平不高,配套要素滞后。我国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更快更好地发展。
    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发展农业旅游,对于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供给、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意义重大。
    形式多样
    我国农业旅游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科技示范型。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在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有37个,占18.2%。如山东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集蔬菜科研、生产、开发、观摩、培训、会展、旅游为一体,规划面积2万亩,投资1.6亿元,已建成“三园三区五中心”,即蔬菜高新技术创新园、农业博士创业园、外商投资园;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区、现代化设施试验示范区;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培训中心、展示交流中心、现代化生物工程种苗中心和蔬菜保鲜加工销售中心。示范园已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蔬菜名优品种在示范园试种成功并推广。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6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农业观光型。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和森林公园等。如山东临沂盛能农牧观光园建于1997年9月,总规划面积2000亩,目前已构成了特色农牧观光园、现代化乳品生产区、观光休闲区等三个景区,建成了天然牧场、鸵鸟和梅花鹿养殖场、百鸟园、百花园等十二个代表性的景点。在宽阔的天然牧场上,种植着从国外引进的大片的紫花苜蓿和黑麦草,饲养着上千头优良奶牛,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给奶牛挤奶的情趣,品尝新鲜的牛奶制品。园内的生态园酒店更是别有情趣,室内四周奇花异草环绕,景色优雅宜人,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酱香鹿肉、蚝皇鸵鸟肉等特色菜,又可以欣赏天然美景,真可谓是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
    生态农业型。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的休闲体验。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如北京留民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大力植树造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这里建有生态农业区、无公害有机蔬菜高科技示范区、无污染旅游制品工业区、国际生态农业学术研究培训中心、沼气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区等,已从单一的种植业发展到现在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近几年,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生产结构开始向立体化发展,先后又办起了烤鸭厂、酸奶厂、饲料厂、面粉厂和食品加工厂,使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值,既服务了首都,又富裕了农民。
    农村民俗型。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农家乐”形式为主。如怀化市荆坪村,环境优美,风土人情极具特色,是湖南境内少有的村级旅游文化自然村落。村间主干道为青石板古驿道,平滑光整,乾隆古井、千年古树都保存完好。村民家中多为四合院结构,院内屋里干净卫生,富有中国传统农居特色。走进荆坪村,厚重淳朴的农村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间,恍若世外桃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前景无限
    为推动农村旅游加快发展,我国提出农村旅游发展工作目标:至2010年,力争实现在全国建成100个农村旅游特色县、1000个农村旅游特色乡、10000个农村旅游特色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当前要重点推动有旅游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乡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路网、通信、饮水、供电、供气等制约农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推动把农村旅游的清洁、环保、道路等突出问题纳入“乡村清洁工程”和农村道路“通畅工程”等支农措施中;重点推动农村旅游开发项目与各种支农资金挂钩,推动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农业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村旅游。同时,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旅游,促进农村旅游加速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各级旅游部门,尤其是区县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旅游系统的专业优势,帮助农村旅游做好市场开拓。一是结合农村旅游产品开发,帮助设计和提升农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走向市场;二是结合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培育一批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农村旅游产品,并紧跟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文明、健康、自然、质朴的农村旅游新产品;三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培育中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远距离市场和国际市场,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
    这位负责人强调,要鼓励旅行社等企业推介乡村旅游,以专业的市场促销吸引更多的乡村旅游者。有条件的地方,要依托各类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企业销售网络,拓宽农村旅游销售渠道,为经营者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要把建立包括农村家庭旅馆在内的网上预订系统作为服务工程的重点来抓,提升农村旅游整体的市场化程度。同时,加强对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加强农村旅游项目策划和开发、景区管理、家庭旅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市场促销、语言、传统技艺、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中心,争取必要的财力支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争取到2010年,全国100%的农业旅游发展带头人、90%的经营户和80%的服务者得到全面有效的培训。
    预计至20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农村旅游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同时,已有农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农村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农村旅游格局。

上一篇:珍重农村教育的“血脉”   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