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资金缺乏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不论是发展生产,还是自主创业,或是从事经营活动,对于缺少原始积累的广大农民来说,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与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由于一些信贷资金“嫌贫爱富”,造成许多地方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村融资难、贷款难,农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没有融资渠道,农民所需农业生产资料贷款无法解决,购置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更是融资无门;农业经济发展的结算渠道不畅,农村异地汇款难,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一些设在乡镇的金融机构只吸收农村资金而不能发放贷款,致使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机构短缺和服务不足,不仅一般农户的小额贷款得不到满足,一些县域内的中小企业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农村金融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农业要强身健骨,离不开金融输血通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政策,国内一些试点地区的“乡镇银行”陆续开始运行,一系列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部署让农民看到了破解资金难题的曙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变革,解决农民贷款难,不仅是对农村生产力的一次解放,也是金融机构自我发展的一次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