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进入城市的那批农民工,已经四五十岁了。在他们进入老年、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谁能为他们养老?”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景天魁对农民工社保问题提出一系列疑问,“这支产业大军创造了很大一笔社会财富,为什么却不能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保?”早在两年前,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便曾经递交过有关农民工社保问题的提案,并称之为“火烧眉毛的问题”。尽管有答复称“正在研究”、“逐步解决”,但他认为这两年来并没有很大的进展。 民盟重庆市委调研室和綦江县政协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农民工和企业主都对农民工养老持消极态度:80%的企业不赞成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而接受调查的近1.5万农民工中也有83.2%不愿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 景天魁委员分析说,根据现行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要连续缴费15年以上才能享受。而农民工流动性很强,很多地方无法转移关系,社保连续性不能保证,难以跨越“连续缴费15年”的门槛。社保金不能随人转移,而且退保手续复杂、等待时间漫长,是导致参保率过低的主要原因。 究竟怎样才能破解农民工社保的接续难题?陈万志委员建议,应该将养老保险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全国统筹,农民工和全体职工共同参加,保率较低,定义为“基本社保”。对农民工只要求参加这部分社保,保率较低,具有全国范围的流动性。而对原已参加社保的城市职工,则要求在参加基本社保的基础上再参加“附加社保”,保费率相当于工资的20%左右,缴费总额基本与现在的缴费比率持平,这样可以使城里职工参加社保的水平与原来基本持平。 连续3年提出建立农民工社保金全国异地可转账制度提案的何志尧委员呼吁,社会保险金全部归国库专管,尽快建立全国社会养老保险一卡通制度,由国家投资建立各市、县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收缴和支付平台,让农民工和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保费一旦缴纳,就随人流动、终身拥有、全国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