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地区,特别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由于农业用水缺口较大,农民通过截流直接引用污水,或通过二级河道引用污水与二级处理水的混合水浇地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农田土壤、农作物、水产、农村地下水和河道均受到严重污染。以天津为例,到目前为止,农田纯污灌面积已达240万亩,混合污灌面积达100万亩,占灌溉总面积的66%。”全国政协委员朱坦介绍说,水资源短缺地区由于长期污灌和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他呼吁,农田的生态修复刻不容缓,需要列入议事日程加以解决,“在没有充足常规水源的情况下,农田生态修复可行的措施之一是开发利用再生水农灌。”他认为,应当把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特别是再生水农灌、加快农田生态修复作为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他建议,把再生水回用农业及其配套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制定、完善再生水推广利用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合理调整水价;鼓励生产、使用再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