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肥矿集团白庄煤矿职工一项给煤机皮带运行方式的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50%的工作效率,还年可为企业创效200余万元。这是该矿职工素质培训工程结出的又一硕果。 自该工程实施以来,白庄煤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呈现百花齐放、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安玉华凝汽器热井水位自动调节系统”,“侯军可调角式卷板机”,“孙勇风式注油器”等15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累计为企业创效近千万元。 该矿按照“立足班组、面向职工、全员参与、提高技能”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创新了“三大机制”,确保“素质工程”的有序开展。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将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费用等经费列入年度计划,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去年一年,全矿仅培训教育经费支出就达130多万元。加强职工读书教育活动,建成了全公司第一家“职工书屋”,现有各类书籍达11000多册,去年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二是激励考核机制。相继制定完善了“首席技师”评聘办法、工人技师任职资格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所有取得职业资格的职工每月分别给予技术津贴,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和特级技师的在岗者,一律实行考评聘用,享受工程技术系列中高级职称的工资福利待遇。三是技术推广机制。每年都举行一次“五小成果”展示推广活动,对当年职工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小改小革进行表彰奖励。(颜廷兵 冉珉) (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