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山东>文章内容
奉献 让生命更加多彩——记日照港(集团)岚山公司女子叉车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2-21 (阅读次数: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公司女子叉车班,是中国沿海港口惟一的女子叉车班组。她们先后创造了单班次装卸木材人均400方的沿海港口最高纪录;单车单人单班次装卸化肥1200吨的纪录和单车单人月度装卸货物7000吨的纪录。几年来,该班组设备完好率均达到98%以上,保持了安全事故为零,违章违纪行为为零。她们在管理方面大胆探索,在日照港集团800个班组中脱颖而出,被树立为自主管理型样板班组,成为集团五个样板班组之一。2006年日照港集团党委发出了向女子叉车班学习的号召。短短几年时间,班员先后有30余人次被评为省、市、集团和公司先进个人。女子叉车班先后荣获了日照港集团“先进班组”、日照市“巾帼文明岗”、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国交通系统文明示范窗口”、“全国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班组”等多项荣誉。
   胸怀宽广 顾全大局
  岚山港务公司女子叉车班成立于2003年2月,成员大部分是在港口深化体制改革中从机关、后勤服务单位转岗而来的。现有成员19人,平均年龄27岁。
  从风不刮头、雨不打脸的体面岗位上来到露天作业的叉车班,面对钢浇铁铸的叉车,面对酷暑严寒,一步之遥,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女子开叉车,在岚山港务公司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时间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面对着工作性质的改变、环境条件的差异、家人的担心、朋友的误解,以及周边投来的异样的目光,她们也曾犹豫过,彷徨过,甚至也哭过!但一想到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一想到港口发展的宏伟目标,大家就少了一份个人的患得患失,多了一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她们豪迈地说:“转岗是机遇,更是挑战。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
  万事开头难。面对底子薄、基础差等实际困难,班员们没有退却,没有畏惧,迎难而上,学车时争分夺秒、争先恐后。为了学好驾驶知识和技能,大家把知识重点记在卡片上,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反复学习,有的在家里一边干着家务,一边还要反复背诵。学徒归来的路上,在候工室里,大家议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如何提高操作技术,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如何理解安全规程,如何掌握检修、保养方面的技术知识……
  有时候,已下班了,有的姐妹还在一招一式地反复演练,教练师傅被她们这种精神感动了,也主动坚持加班,耐心地指导着她们的驾驶动作。
  “姐妹们凭着艰苦努力,凭着两台叉车,仅仅经过3个月的学徒期,就全部合格上岗,开始了独立的顶车作业。”每当谈起这些,班长们一脸的自豪!
  学徒期养成的勤学苦练、善于钻研的精神一直保持到现在,姐妹们的驾驶技艺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随着港口货种的增多,叉车的叉头需要在高叉和底叉之间频繁更换,有时一个班次要更换三四次,而且一个叉头二百斤左右,这对女同志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大家克服困难互相帮助,现在二十分钟就能更换一个叉头,令男同事们刮目相看。
  几年来,女子叉车班积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挖潜等方面开展工作,先后完成创新项目30余个。仅2007年以来就创新推出了机械动态保养法、铲叉装卸盘圆法、叉车木材整形“一挡一推”法、“货场使用、机械安排”同步法、“三定一包四标准”设备管理法、安全管理“四多作业法”、班组建设“五表”管理法,以及旧棉篷苫盖硫磺再利用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其中,叉车装卸盘圆法,时间上比用吊车节省一半,油耗、人工成本平均每吨节约0.25元。可别小看这0.25元,目前,盘圆每天集港量大约在3000吨左右,日节约成本就将近750元。叉车木材整形“一挡一推”法,即用一台叉车先挡住木材的一端,剩下那台则从木材的另一端缓缓前进,将木材推靠到第一台叉车的挡板,这种方法既不会对叉车造成损坏,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目前,单车当班次木材作业量可达到4000根,打破了叉车木材作业量的最高纪录。
  她们开展了日常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并将考试、考核成绩直接与员工收入挂钩,激发和调动了班员学业务、钻技术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2007年集团公司举办的首届青工技能大赛和第十九届员工技术比武叉车项目比赛中分别有三名班员进入前六名。
  30岁的马玉娟,来到叉车班一有工作间隙就苦练驾驶本领,而且在生产中也是主动请缨、挑战自我。功夫不负有心人,马玉娟2007年获得日照港集团首届青工技能大赛叉车项目第一名。
   热爱生活 乐观向上
  爱美是姑娘的天性,而作业现场却是满目灰尘,风吹日晒,不光是对皮肤不好,装卸木薯干和化肥时,由于粉末较细,驾驶篷密封不好,带着口罩都能钻进鼻孔。有时,作业下来,大家嗓子干燥难受,水喝得又少,吐出口唾沫都是灰色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姐妹们却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上下班路上和候工室里还常常传出她们爽朗的笑声。有人不解地问:你们都是些爱美、爱干净的女同志,干那么脏的活不觉得苦,还能笑出来?她们的回答很简单:“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努力工作。”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女叉车司机们最喜欢唱的一首歌,也是她们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真实写照。她们以自己朴实无华的劳动展现了新时代港口产业工人最靓丽的风姿。她们的付出,让生命更加多姿多彩。

( TL )


上一篇:肥城矿业集团:“四大体系”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下一篇:山东:厂务公开提高企业“免疫力”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