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总工会、科技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评选中,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许振超等研发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自动纠编装置》名列榜首,另外两项成果也榜上有名。这是山东职工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成果。
在第一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出的34项优秀成果中,山东就有3项成果获奖,也是获奖最多的省份。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中,山东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效,首先是由于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以及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山东。省总工会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大局。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为此,省总工会制定了《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励暂行办法》,规定每三年评选表彰奖励100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对一等奖成果研发人员除给予1万元奖金外,还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5年以来,全省职工技术创新45870项,取得专利13212项。2007年国庆前夕,省总工会、省科技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了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大会,并举办了山东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展示了职工技术创新的成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山东省总还十分注重职工创新理论学习,近年来,山东省职工技术协会为了在广大企业和职工中推广应用创新理论,编印了《创造发明学培训教材》,《创新思维与发明技法》。先后举办了9期创新理论培训班,培训创新骨干1000多名。经过培训,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在企业涌现了一大批一线创新人才。省职工技术协会、山东发明协会为在全省职工中树立创新榜样,及时评选表彰了山东省职工十大发明家,仅十大发明家就持有专利577项,其中发明专利199项。职工发明家许福运以持有专利权371项、发明专利159项名列第一,这次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的代旭升以11项专利,也被评为十大发明家。
(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