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江苏>文章内容
给职工插上奋飞的翅膀—苏州职工素质工程一览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12-25 (阅读次数:

 

    苏州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城,苏州更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新城。
 文明古城崇尚知识的底蕴,现代化新城的创业需要,两者的结合,催生了一场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职工知识化、技能化运动———苏州市职工素质工程。
 当苏州确立了以古城区和新加坡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一体两翼”的发展“姿态”时,职工素质工程也给百万职工插上了提升自我、跃身改革发展洪流的坚实翅膀。发展呼唤素质支撑
 2001年,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苏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主导和高新技术产业,构筑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发展格局已成为苏州加快发展的必然。
 发展需要职工素质支撑。
 苏州市总工会敏锐地意识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至关重要。
 2002年3月,市总出台《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化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速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 2003年5月,市总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
 2004年6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两争一树’活动,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实施意见》,使全市职工素质工程在各部门的优势互补中得到强势推进。
 市总工会与市文明办、经贸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以窗口服务行业为重点,以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养、文明程度为目标的竞赛活动,初步建立了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纲要—开展诚信优质服务—评选“五一文明岗、百佳文明职工”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 以提高职工科技文化、职业技能素质为重点,以工会组织职工技术比武、技能练兵为平台,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建立了通过技能竞赛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了“选拔、培训、竞赛、晋级”的职工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
 各市(区)工会围绕总体目标,从实际出发,均制定了各自的推进计划,并认真加以实施。各基层工会组织,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职工“双赢”的高度出发,积极开展职工素质工程活动。
 市总工会还将工会的一些传统项目进行优化和革新,使其为提高职工素质焕发新的活力。比如在劳动竞赛中,提出“建一个工程,练一支队伍,出一批人才”的要求,将提高职工素质纳入了竞赛考核的内容;运用现代网络手段,连续3年把体现职工综合素质的技术革新成果、合理化建议成果在点击率较高的“苏州名城”网站进行发布,并请专家和网民进行评选,对优胜者由市总表彰奖励。
 在工会的推动下,经过3年多的探求与实践,今天,在这所古老美丽城市、在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在广大的职工群众中,“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基本确立,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 在一家不足百人的民营企业,被调查的20名外来员工,在“有何愿望”一栏中,无一例外地写道“希望学一门技术”。
 去年,有1028家企事业单位主动参加了市总开展的职工素质工程评优活动,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到8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有7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启动了职工素质工程,涌现了无数典型经验:
 苏州供电公司“典型案例式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苏嘉杭高速公路沙家浜收费站“日练百字、周写一文、月读一书、年学一技”活动,还有“工作之星、学习之星”、“学习成绩与加薪”、“记好技术笔记”、“服务案例征集活动”以及“每天进步一点点”、“预案演练”、“技术共享”、“人人争当多面手”……素质支撑城市发展
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支撑了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
 近3年来,仅参加苏州市各级工会职校技能培训的职工就达两万人之多。全市有8万职工在素质工程推动下,获得了不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证书,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职工技术晋级最多的时期。
 自2003年开始,市总已连续3年在全市开展了“十万职工大练兵”活动。据统计,2003至2004年,参加由市总组织的各级各类技能练兵、比武的职工达19.4万人。
 今年,仅苏州市总会同劳动社保局与交通、港务、园区、第四地质大队等联合开展的技能比武,参赛职工就超过5万人。
 一根橡皮筋,能带来多大利润?40万元!一个小点子,能创造多大效益?14万元!是谁把这些问号和答案紧密等同在一起?正是素质提升了的普通职工。
 翁佳梁,被同事戏言是“连升三级”。戏言之后是敬佩。从一名普通的仪表工到赴德进修技师,从一个技校生到大学生,从一个普通工人到分管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专业副厂长……翁佳梁的体会是,素质工程、劳动竞赛为普通工人铺就了一条岗位成才路。
 1993年,翁佳梁从苏州市技工学校电子仪表维修专业毕业后来到市排水管理处当一名仪表工。工作两三年之后,他在一次青工比武中拿到三等奖。“可能有人不太在意这张小奖状这面小红旗,但对我来说却是很大的鼓舞”,翁佳梁说。
 2001年,中国与德国合作的污水处理技术培训班在青岛举行,翁佳梁在最后的考试中杀入前10名,两次赴德国进修。2002年,市区新建一个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福星污水处理厂,翁佳梁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污水处理新工艺的调试。从程序控制、工艺流程到设备调试,他借鉴德国污水处理的经验大胆尝试,一举成功。去年下半年,翁佳梁被任命为福星污水处理厂副厂长。
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素质工程已经成为职工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
 市总工会与劳动部门联手,以国家技术等级标准作为一杆秤,结合劳动技能鉴定开展劳动竞赛,“不考量你的工作时间、年龄,只要有具备相应职称的本领,我们就破格发技术等级证书。”数字显示,通过竞赛,全市实现技术晋级的职工有5万多名,40多名职工破格直接晋升为技师。
 市总工会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重点的职业素质工程,如今已换来丰硕成果:在2300多家企业、9000多个班组的竞赛中,职工创新成果(发明创造)3000多项,6.2万条合理化建议被企业采纳,其中3.2万条实施创造出12亿元的效益。
 实践证明,对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开放度比较高、经济发展比较快、进城务工人员激增、致力成为制造业基地的城市来说,职工素质工程影响深远,有利于广大企业乃至这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职工素质工程必将为苏州的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常德市委副书记夏朝华:努力构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长效机制   下一篇:徐矿集团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称号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