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总工会将在6·18设立“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日前,记者就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路平。
记者:今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主办单位之一,福建省总工会作为协办单位,在6·18上设立“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请问有什么现实意义?有台湾职工的发明项目参展吗?
路平: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成为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全总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孙春兰任6·18组委会名誉主任,全总副主席乔传秀任主任,在6·18 上设立“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 (以下简称“成果展”),展示职工的发明成果,寻求项目转化和对接,“成果展”是两岸职工发明创新成果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产业工人的时代作为,看到产业工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看到两岸职工交流合作的良好前景。特别是台湾职工带着他们的好项目又一次走进海西,再次提升了两岸职工交流交往合作的层次,形成了工会对台交流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会参与6·18,为职工创新项目转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和平台。全省各级工会畅通渠道,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申报立项和宣传推广工作,促使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是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职工的创新成果在展示中产生荣誉感、在转化时产生成就感,也使项目投产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激励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再创新之中,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主要内容和亮点是什么?
路平: “成果展”将以“小产品大市场、小发明大智慧、小创造大理想”的理念和创意新颖、实用性强的特点亮相6·18,集中展示两岸职工发明创造的成果。我们从733项省内外、香港、台湾等地的职工发明征集项目中,精心挑选出140多个项目参展,其中台湾、香港发明51项,兄弟省市项目49项,参展项目中有76%申请了专利。类似福州罗源湾海上浮动岛这样的奇思妙想还有很多,大到区域规划,小到家居用品,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海洋开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十几个领域。 “成果展”预计将产生四个亮点:一是展示海峡两岸职工交流的成果。近年福建省总工会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从自身优势出发,主动融入“五缘”、“六求”工作格局,提出“树立工人阶级创新形象,增进两岸职工技术交流”、“展两岸职工风采,结发明创新硕果”,交流力度逐年加大,台湾项目逐个落地海西,合作成效逐渐体现。2006年,台湾发明人参展团一行36人带着45项创新成果参加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推介项目,促成合作,把闽台职工的交流联谊与经贸科技合作联系起来,联络了老朋友,结交了新朋友,一批项目在大陆找到了代理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台湾发明人参展团将携带全岛30个项目35人参展,香港发明协会将携带11个项目13人参展。“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为海峡两岸职工发明人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平台,6·18期间还将举行“海峡两岸发明人座谈会”。近年来,福建工会开展“海峡两岸有我家”、“两马职工闹元宵”、“送文化到台企”和“两岸职工技术交流”等活动,成了联系海峡两岸职工的精品项目和经常性项目,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全国著名发明人参展并作先进事迹报告。抓斗大王包起帆、工人创新专家王洪军、工人发明家韩明明、技能专家赵林源将作先进事迹报告,以此激励我省工人阶级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海西建设作出新贡献。三是首届“扬帆海西”网络技能运动会启动仪式。这是我省第一次以互联网为平台,作为技能比赛的一次创新与尝试,目的是使全省广大职工能在快乐的网络竞技中提升业务技能。四是“职工小设计创新大赛图片展”。这是我省首次组织开展职工工业设计创新大赛试点,引导广大职工以更大的激情投身到自主创新之中。自主创新是6·18的核心,项目对接是6·18的主题,关注未来是6·18的风范。在全省职工中开展工业设计活动,举办 “职工小设计创新大赛图片展”,既是引导广大职工大搞技术创新活动,也是实现省领导提出的6·18“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意”的要求。
记者:“成果展”预计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者目标?
路平:加大项目对接合作力度,目前已有近60个职工发明项目达成对接合作协议,总合同金额5.8亿元人民币、1200万美元。我们还在积极帮助台湾、香港项目寻找与我省企业的合作机会。通过“成果展”,我们将激励更多的职工投入到自主创新之中,投入到发明创造之中。
(H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