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创争活动在基层>能源化工>文章内容
运用“创争八法”为徐矿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
来源:徐州矿物集团 作者:徐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皇新海 发布时间:2008-02-21 (阅读次数:

    方法之五: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研究式”学习。2004年起,徐矿以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劳模骨干为主体,相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劳模创新工作室25个,创新团队成员发展到875人,实现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669项,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方法之六:运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开放式”学习。成立徐矿大学,开通了覆盖全集团的远程教育网络,职工教育和培训手段向高科技、信息化、现代化方面快速发展。各主力矿井全部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并实现联网。职工学习方式和知识来源具有多样性,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现代视听设备、现代信息系统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培训工作,使职工培训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
    方法之七:以攻克难点重点问题为主线,进行“互动式”学习。在职工教育培训中坚持精讲精练,做到“三必讲三不讲”,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职工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把学习引向问题、把培训引向系统、把讲解引向个性,倡导职工向问题学习、向事故学习,向案例学习。开展“四学一查”活动,组织职工运用“系统追问”的方法查找“短板”、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仅2007年就召开系统追问、工程师论坛、技师论坛、管理论坛、班组长论坛、青年技术创新沙龙等“深度汇谈”活动3376场次,使安全管理中的许多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方法之八:以职工岗位行为规范为重点,进行“拓展式”学习。
    2006、2007年,集团以“增强意识,规范行为,提高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推广“手指口述法”,让矿工在生产现场简明扼要地口述安全要领,通过肢体和语言的配合,手指确认后再操作;还推行“班前十分钟”、职工“十有规范”等。采取学习考试、模拟演练、追踪问效、行为纠偏、示范引领、滚动养成、逐渐固化等方法,强化技能、智能、体能、心理和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训练,使职工的高效执行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岗位行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编写完成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洗选等10个专业540个工种的《职工岗位行为规范》系列丛书,作为职工培训教材。如在安全教育培训中,把安全知识、操作演练、事故案例等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制作了50多期图文并茂、声像兼美的多媒体光盘,编印了《“三违”行为界定漫画》和《职工安全手册》等书籍,使安全宣传教育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广大职工的自我保安意识大大增强。在徐矿大学和部分生产矿井建立拓展训练基地,像训练军人一样训练矿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对职工着装穿戴、日常行为、参加会议、坐姿行走、接人待物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现在人们来到煤矿的工业广场就会看到,职工上下班两人成排,三人成行;会议结束时人离椅正、有序退出会场;电话问好、点名答到、进屋敲门、迟到报告等行为规范已蔚然成风。
    徐矿在“创争”活动中,建立完善组织保障、物质保障、机制保障和文化保障。坚持党政工齐抓共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组织实施、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和整体合力。多年来,徐矿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每年都确保在工资总额的1.5%以上,从2005年起,徐矿又将职工培训经费提高到2.5%,并保证其中60%用于职工技能培训。实行各级领导和部门职工培训目标责任制、岗位任职资格制、教考分离制度、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等,实现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
    三、把深化“创争”活动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近几年来,徐矿“创争”活动在荣誉面前不仅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按照全国“创争办”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徐矿实际,坚持走出去牵动主业转移,引进来实现业态转型,不断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创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积极打造区域性新型能源基地,为江苏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取得了多方面的历史性新成就、新进步。百年老矿走出了以现有资源规划未来的固有思维,走出了资源型企业关井走人的宿命,朝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
对徐矿人来说,这几年感受最深的就是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首先是营业收入大踏步前进,保持高位增长。2005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2007年达到149亿元,实现利税13.43亿元,企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企业经济实力、增长质量和效益水平显著提升。其次是异地创业获得大丰收,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天山俄霍布拉克煤矿、宝鸡秦源煤业、贵州,习水二郎矿区、桐梓矿区等大项目不断上马。第三是对外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与省国信等大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获得五大银行贷款授信107亿元,大大拓宽了融资渠道和合作空间。第四是职工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职工收入连续5年增长超过10%。
    一个资源衰老型矿区是如何完成的这样的历史大跨越大发展的呢?翻开徐矿集团近几年的发展历史,主业转移、业态转型、资源再生、生态再造这四句话已经成为徐矿集团选择发展之路的关键词。
    首先,主业转移——破解煤炭资源枯竭难题
    作为资源型企业,拥有资源就意味着生存和发展。然而,经过百年的开采,徐州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已经不多了,难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方向在何方,十几万矿工及家属的生存之路在哪?面对着这一道大难题,经过认真思考和周密调研,徐矿集团毅然决定走出去发展,到外部寻找生存空间,解决资源问题。2001年11月份,徐矿集团党委全委会作出了加快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走出去”发展的要求;2003年12月,集团公司第七次党代会对企业5-10年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思路更加明晰了;2004年2月29日,召开徐矿发展史上第一个“走出去创业”动员大会,激起了全员创业的热情。就这样,新疆的俄霍布拉克煤矿正式建成投产、新疆塔城地区铁煤集团重组成立了、宝鸡秦源公司成立了、贵州桐梓矿区规划开发了……,之后几年,徐矿从政策导向、舆论宣传、后方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走出去创业热潮,并对主业转移也明确了基地建设的思路,劳务输出也逐步由散兵游勇向矿井整体托管转变,由单一的采掘队伍向采掘、辅助、后勤综合性输出转变。目前,徐矿集团已初步构建了新疆、陕甘、贵州、国外等异地煤炭生产基地框架,在异地获取采矿权资源量50亿吨,建成和在建矿井12对,全集团已形成异地托管产能2400万吨,拥有千万吨综采队2个,外出创业人员达到10000余人。时至今日,对徐矿人来说走出去已成为一种常态。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红河供电局QC活动 “小、实、活、新”   下一篇:创争激发学习力 百年韩桥新超越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