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工发[2004]2号文件
组织机构
创争专区
素质工程
表彰专题
宣传阵地
职工学习
亲稳舆论
福利发放
搜索
创争专区
:
全国创争在行动
地方创争活动
创争活动在基层
学习型组织
知识型职工
研究与探索
农民工
亲稳舆论
职工福利
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国职工教育》
>文章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主要构成与分析(3)
来源: 作者:李宝富 周 昕 发布时间:2009-10-14 (阅读次数: )
关于心理素质。就教师的心理素质而言,已有学者在20 世纪50 年代就指出,教师行业至少同其它行业一样,容易患有心理疾病。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职业实践时间短及磨练少等原因,更容易患有心理不适。因此,关心和改善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提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议程。
通过一些心理测试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理与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情绪稳定性等方面。例如,青年教师躯体化健康水平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这不仅反映出身体的不适感,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恐怖、敌对,强迫和焦虑等心理症状。另外,由于教师职业多从事单一性工作,使青年教师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进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再次,由于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其心理抗挫折素质相对比较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调查数据显示,青年个性与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有一定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情绪的稳定对他们心理健康有着显著影响。
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必要增强青年教师身心保健方面的训练。这需要有关部门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多关心他们。除了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以外,应当注重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其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业精神。中国医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中科院李心天教授等人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即《悟践疗法》是将现代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中国化的最早实践,是一种自我解救和完善的方法,通过有效的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我医治,逐步走出困惑、恢复健康的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疗法也较适于青年教师人群中心理问题、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解决
创造宽松的内部外部环境是改善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必要环境。因此有必要改进环境及加强情绪管理训练,实施青年教师人际沟通训练,使青年教师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降低焦虑、紧张的程度,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还需要对年轻人进行调解压力的训练以及适应发展的训练,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自己面临的压力,学会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估,树立积极向上心态和良好自我形象,获得享受成果与满足的感觉,大幅度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 鑫明)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主要构成与分析
下一篇:
建立团队学习实验室 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
收藏
] [
推荐
] [
评论(条)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
最新评论
: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
中共中央宣传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国年鉴
|
中国国情
|
亲稳舆论
|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