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中国职工教育》>文章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主要构成与分析(3)
来源: 作者:李宝富 周 昕 发布时间:2009-10-14 (阅读次数:

  关于心理素质。就教师的心理素质而言,已有学者在20 世纪50 年代就指出,教师行业至少同其它行业一样,容易患有心理疾病。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职业实践时间短及磨练少等原因,更容易患有心理不适。因此,关心和改善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提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议程。
  通过一些心理测试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生理与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情绪稳定性等方面。例如,青年教师躯体化健康水平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这不仅反映出身体的不适感,也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恐怖、敌对,强迫和焦虑等心理症状。另外,由于教师职业多从事单一性工作,使青年教师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进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再次,由于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其心理抗挫折素质相对比较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调查数据显示,青年个性与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有一定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情绪的稳定对他们心理健康有着显著影响。
  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必要增强青年教师身心保健方面的训练。这需要有关部门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多关心他们。除了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以外,应当注重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其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业精神。中国医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中科院李心天教授等人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即《悟践疗法》是将现代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中国化的最早实践,是一种自我解救和完善的方法,通过有效的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我医治,逐步走出困惑、恢复健康的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疗法也较适于青年教师人群中心理问题、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解决
  创造宽松的内部外部环境是改善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必要环境。因此有必要改进环境及加强情绪管理训练,实施青年教师人际沟通训练,使青年教师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降低焦虑、紧张的程度,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还需要对年轻人进行调解压力的训练以及适应发展的训练,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自己面临的压力,学会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估,树立积极向上心态和良好自我形象,获得享受成果与满足的感觉,大幅度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 鑫明)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主要构成与分析   下一篇:建立团队学习实验室 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