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中国职工教育》>文章内容
建机制 搭平台为职工成才提供原动力
来源: 作者:程晓辉 发布时间:2009-09-06 (阅读次数:

建机制    搭平台


为职工成才提供原动力


■  程晓辉 

 

 

           近年来,峰峰集团工会始终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始终把提高职工素质,培育职工成才,作为打造新型职工队伍,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曾获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称号;2001年以来,集团公司先后6次被省、市、煤炭行业评为技术练兵比赛先进单位、优秀组织单位。

建立“四大机制”,为职工成才提供组织保障

  学习是职工成才的最有效的途径,人才培养离不开组织的有效保障。集团公司工会为使职工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考核评估、表彰激励四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职工学习工作机制,为企业培养具有现代技术、符合时代要求的职工人才,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了集团公司、矿厂、区科“三位一体”的职工学习领导机构,健全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区队、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等多层次推进,点、线、面结合的工作网络。二是目标责任机制。确立到2008年,达到基本标准的学习型单位占80%、学习型班组占70%、知识型职工占50%以上的工作目标。明确了职工成才工作的中长期和阶段性任务,逐年、逐月、逐级分解细化,并明确责任目标,确定完成任务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和质量,保证了责任目标的有效实施。三是考核评估机制。制定了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活动评选表彰办法,明确了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区科、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职工的考核评价要素指标。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各单位月度绩效考核、年度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纳入职代会报告内容,做到了足额提取,工会每年从经费列支部分资金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经费,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四是表彰激励机制。每年对先进单位、先进区科、先进班组和知识型职工进行评选表彰和奖励。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将职工职业技能等级同工资收入挂钩,每年选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激励职工学技术、长才干。引入首席员工制度,对被评为首席员工的每月给予300~500元的资金补助,激励职工的学习热情。

搭建“三大平台”,为职工成才提供活动载体

        集团公司工会始终坚持事业聚才、岗位成才、企业育才的人才理念,把组织开展技术练兵比赛作为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有效抓手;把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作为职工建功立业的有效载体,198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2届职工技能大赛,参加职工达45万人次,先后涌现出煤炭行业和省、市、集团公司技术状元、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1600余人。一是大力开展职工技术练兵活动。在党政领导支持下,集团公司工会始终把职工技术练兵比赛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科学组织精心策划,年年做出专题安排,形成了集团公司、矿厂、车间三级联动机制,职工全员参与的练兵机制,重点选拔培养的育才机制,22年来技能比赛不断线,每年参加职工达2万多人次。集团公司每年用于技能大赛的资金近百万元,对技术比武中产生的技术状元、标兵、能手按名次分别给予重奖,激发了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峰峰集团工会充分发挥职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聪明才智,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发动职工开展科技攻关、“五小”成果、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把每年的5月定为合理化建议月,使职工合理化建议制度化、常规化。2008年职工提合理化建议40916条,实施4046条,创效益9159.41万元。三年来,集团公司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90项,其中《梧桐庄工作面地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共创效1.5亿多元。三是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昭示着未来的希望。为促使青年职工快速成材,早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革创新的行家里手,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岗位,集团公司工会与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了以“拜师学艺”为龙头的“一对一”、“传、帮、带”学艺拜师青工技能振兴活动。有740对师徒结成对子,总结推广了“变频电机车改造”等先进操作法30多项,为青工技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健全“四大系统”,为职工成才提供原动力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学习的任务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重要。集团公司工会坚持“终身学习,成就未来”的学习理念,始终把职工学习作为提升职工素质和职工技术技能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一是完善政治理论学习系统。制定了《理论学习基础工作规范》、《理论学习考核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以会代培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每年对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进行逐级安排,管理人员和员工坚持每周理论学习不少于半天,实现了述学、评学、考学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同时,集团公司工会把组织职工学习纳入了季度建家考核。二是强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活动。去年,集团公司工会专题下发了《关于开展“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008年建设100个“职工书屋”,到2010年,建成全总标准的“职工书屋”50个的工作目标。通过强力推进、督导检查,现已建成全总标准的“职工书屋”20个,省总标准的“职工书屋”80个,藏书上百万册。今年,集团公司工会又下发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职工书屋管理办法》,强化了图书利用、读书活动、图书购置、制度管理和督导检查的制度化建设,为进一步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改善广大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学习条件,营造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浓厚氛围。三是全面创建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班组。集团公司党政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在集团公司普遍开展了创建技能型、效益型、安全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班组活动,使职工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拓展。组建2369个职工读书自学小组,3.8万多名职工参加了职工读书自学组织,利用小讨论促进、小课堂学习、小教员授课、小目标拉动、小课题深化等多种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四是利用外部教育资源强化工会干部培训。为使集团公司工会干部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最新理论,开阔视野,提升素质,集团公司工会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紧密联系,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了三期工会理论培训班,组织了集团公司工会机关、二级单位工会机关的全体工会干部和部分车间工会干部300人,分三期赴北京进行集体培训。同时把河北工运学校作为集团公司工会长期的培训基地,在河北工运学校举办了三期工会干部培训班,对集团公司车间工会的300名干部进行了轮训。


 

(责任编辑  郑金

上一篇:构筑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   下一篇:在培训中发展 在变革中超越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