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业指导>文章内容
职场:哪些人要当心职业枯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教师、警察、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这些给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的人们,自己却受到一种现代社会的职业病的威胁:职业枯竭。

  在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2003年学术演讲会”上,心理学家提醒这些从事助人职业的人们,这类工作繁杂,需要付出很多心理能力的职业,往往都有职业枯竭(jobburnout)的现象发生。

  工作需要付出资源,比如知识、感情,当这些最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消耗,却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时,人们会感到不安,因为每个人都有努力保护和获得资源的倾向。一些工作二三十年的老教师,明显地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有一种被学生掏空的感觉。报纸上那些教师虐待学生的事情,往往就是因为教师的情绪枯竭而导致的非人性化行为。

  心理学家指出,对职业枯竭者的干预原理很简单,就是增加应对资源。比如教师,一方面要增加技术资源,通过充电补充知识;另一方面要增加来自社会的支持资源,最有效的莫过于领导的赞赏和学生的爱戴。

  当天的会上,来自心理学界的十几位知名专家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一位专家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爱心的科学,可惜过去在行外看好,在行内却不叫好。这次成立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给有志于该领域的学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心理学体系。(尚夏)

来源:青年时讯


上一篇:你的行业容易被猎头“铆”上吗?   下一篇:职场三大法宝,跟低薪说“拜拜”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