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业指导>文章内容
女性求职,怎能“自我作践”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时下的人才市场,虽说早已实现了“双向选择”,但在“供过于求”的杠杆作用下,不少求职者很难显示出不卑不亢的气度来。为了讨好招聘者,求职者甚至还得心甘情愿地“作践自己”,直至干出一些令自己追悔莫及的荒唐事。据某报披露,作为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东南大学的阿眉和广州某干部管理学院的王小玲,竟然通过出卖自己身体的途径,期 望为自己的求职之旅开辟出“阳光大道”,从而踏入了“自我作践”的误区。

  像上述求职女孩为谋得一个如意职位而自觉不自觉地“作践自己”的现象,在如今的人才市场并非罕见。如一些女大学生在求职屡屡失败以后,竞相拍“低胸照”,大打“擦边球”,以此向用人单位显示“美丽”,甚至还自诩“社交能力较强,能喝酒”。求职者所有这些超常规的努力,无非是希望打动用人单位之心。但这些“自我作践”的手段,因为给人缺乏自信的印象,不仅效果事与愿违,甚至还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招聘者肆意“猎杀”的目标。

  既有高学历作资本,又有年龄优势做后盾,求职者为何如此作践自身甚至不惜出卖“青春本钱”呢?这里面恐怕既有主观因素起作用,更有客观因素使然。在主观上,因为有大学文凭撑腰,大学生们往往求职期望值过高,一出校门便直奔“白领”而去。这样,自然就自我缩小了应聘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求职成功的难度,于是在四处求职无门的情况下出此下策。从客观因素分析,因为人才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尤其是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用人单位的胃口也越来越刁,甚至动不动就对求职者提出一些非分的“企望”和要求,结果令求职者心情矛盾,无所适从,最终铤而走险入“险局”。

  我认为,这些急于求职的大学生更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试想,真正欲招徕“千里马”的用人单位,并不见得会对求职者的这些自我作践之举动心;而你即使一时不择手段地混了进去,恐怕日后还将哭着出来。

  可见,求职者靠“自我作践”赢得用人者的眼球,着实是求职之旅中的一大误区,而若再头脑不冷静地采取一些自我伤害的“短期化行为”,就显得更加不可取了。毕竟,拿青春这么赌明天,赌到的还不知是怎样一个下场呢?(周士君)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谁说外国的月亮更圆 进外企是第一选择吗?   下一篇:绝对讲述:海归为何难圆进大公司之梦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