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校要做好“三个表率”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05 (阅读次数:
)
|
|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建设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对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们认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校应当也能够走在这一进程的前列。
“走在前列”是党校地位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些特质决定了党校理应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率先按照中央的要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如此,才能承担起培训大批善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任务。
党校的基础和条件使“走在前列”成为可能。从基础看,党校学习研究氛围浓厚,这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最有力的保障。比如长沙市委党校,为了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近年来坚持以学习实践现代培训理念为主线,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标,探索实行了一系列“教”与“学”的改革创新,不仅提高了干部培训的质量,而且在全国党校系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在2009年河北省委党校“教学改革论坛”上,学校的做法被大会称为“长沙经验”。从条件看,相对其他单位或组织,党校在人才、硬件、软件和时间等方面优势明显。
要真正“走在前列”,党校还必须努力成为“三个表率”。
一是做明确学习基本要求的表率。学习型党组织所讲的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这种学习已经从强调知识积累、技能掌握的层次上升到强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去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这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使命,也是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要更好地培训干部,党校就需要率先明确学习型党组织在学习的内容、形式、对象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二是做完善学习基本制度的表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校要在完善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做表率。在学习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支部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干部学习管理制度;在培训制度上,要建立培训对象分类调训制度、培训需求调查研究制度、培训内容准入更新制度、培训效果跟踪考察制度;在考评制度上,要完善领导干部学习情况陈述、评议、考评制度,并逐步从党员领导干部向普通党员干部推开;在奖惩制度上,要建立学习奖励专项基金、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学习主动性强、任务完成得好、效果好的党员或支部进行奖励,反之,要予以严肃的批评,甚至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坚决纠正;在监督制度上,要建立学习通报和诫勉制度,采取组织监督、个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制度和效果的落实。
三是做化解学习诸多矛盾的表率。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与问题肯定会出现和存在,需要积极化解,在这方面,党校尤其要走在前列。首先是化解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与传统学习的矛盾,关键在于“提升”,传统的学习是基础,偏重于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偏重于解决党的事业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更重要的学习,也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其次是化解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关键在于“结合”,努力做到学习与实践的结合,避免学用两张皮,使学习流于形式。再次是化解务虚与务实的矛盾,关键在于“适中”,过于务虚难免空洞,过于务实难免盲目,要力求适中,确保实效。第四是化解集体与个人的矛盾,关键在于“服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即包括对党员的要求,也包括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当个人兴趣与组织需要发生矛盾时,要做服从的表率。第五是化解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矛盾,关键在于“求实”,党校的教职工和学员要做确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表率,做增强自学主观能动性的表率,在遵守组织制定的自学规定基础上,制定计划,丰富形式,在求实上狠下功夫。事实上,能不能做好这个表率,不仅关系着党校能否成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排头兵,更关系着党校能否真正发挥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
上一篇:滁州学院工会扎实推进“职工之家”建设 下一篇:王昌顺:团结动员职工 为建民航强国建功立业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