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场动态>文章内容
高级蓝领瓶颈制约长三角制造业升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长三角地区的高技能人才仅能满足实际需求量的10%,如数控人才的需求量是1万人,但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只有1000人。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坚昨天(26日)表示,长三角地区的高技能人才供求已严重失衡。

作为首家国家职业能力建设区域性试点地,苏州已全面启动试点工作。据赵坚介绍,苏州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四项工作:启动建设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综合基地;新建一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20个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在全社会搭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软件平台。

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选址苏州下属太仓市的“长三角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NTC)已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级的试点项目,并且获得了江苏省发改委的正式批准,被列为江苏省2005年重点开发项目。

NTC的主要投资者———上海晟融集团董事长黄伟民透露,NTC主要专业方向为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机电一体技术、汽车维修等,在国内院校、企业聘请有关专家和高级技师任课的基础上,拟特聘80~100名来自德、日等国家的退休高级技师或有关专家任教。NTC全部建成后计划每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万人次左右。

本月中旬,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苏州进行了为期3天的用工调研。调研发现,蓝领只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三分之一。如苏州工业园区2005年预计需要各类人才8万人,其中一线技能人才占75%;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今年预计需要5万人,一线技能人才占80%。

上海市工业发展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董锡健长期从事区域战略规划研究,他认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12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云集于此,但人才和技术瓶颈制约着该区域制造业的升级进程。“先进制造业要发展,必须拥有大批高技能人才,而长三角地区长期注重商贸,制造业人才培养明显不足,造成制造业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干春晖教授认为,目前企业的高级设备动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如果操作人员素质不够,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苏州市自去年4月起就启动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引进和培养考核体系,除对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考核外,还将对苏州各县级市、区党政领导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

另据赵坚透露,继苏州之后,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也将作为区域性试点地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香港人才缺口严重 面向内地国际广纳贤才   下一篇:“猎头”最看好的三类复合型人才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