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场动态>文章内容
求职者应得到尊重 招聘者你的形象打几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在招聘现场,学生们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同时也需要得到尊重。本报记者 沈家善 张海峰摄

大学生求职,要接受用人单位考察;同样,招聘人员的言行举止也要接受大学生的“审视”,而且与用人单位的公众形象密切相连。不少学生反映:一些单位招聘人员“形象”欠佳,令求职者失望,甚至失去投简历的兴趣。

求职简历随意丢弃

一家著名外资公司摊位前,挤满了应聘学子。不少岗位“专业不限”,收应聘者简历更是不亦乐乎。

上海大学毕业生小王投了简历后,一眼发现摊位桌下“暗藏玄机”:真正有机会进一步面试的简历,被摆放到了桌子的抽屉里,薄薄一叠不过20来份。其他简历,则被随意堆放在桌上,估计有二三百份。临近招聘会结束,小王又经过这个摊位,只见那些“没希望”的简历被扔到地上,有的还被踩上了许多脚印。

小王看了好心疼:“每份简历寄托着求职者的期盼,也是求职者的隐私。既然不录用,可以直接拒绝,前面收、后面扔,太不尊重人了!”

拒绝求职者态度生硬

“侬为啥要应聘这个位子?”一家餐饮公司招聘人员向华师大学生小林提问。

“对不起,请你说普通话可以吗?我不太听得懂上海话。”小林说。

“听不懂上海话?那你不是上海人?有上海户口吗?没有的话,我们不招的。”说着,招聘人员立即将简历退还给小林,转向下一位应聘者。小林想多问几句,却插不上嘴,愣了几秒钟,失望地离开。

不少外地生源大学生都有类似经历。学生们认为,被拒绝倒没什么,不同单位有不同情况,不招外地学生也有他们的缘由。但是,招聘人员应该花点时间解释一下,言语中多几分热情,而不该那样生硬。

手上油腻为简历“留香”

中午时分,招聘会上飘散着阵阵食物香味。一家用人单位摊位前,两位招聘人员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炸鸡。看到有求职者递上简历,其中一位招聘者用沾满油的手去接简历。应聘者小刘提醒:“请先把手擦一下,好吗?”这位招聘人员有些不好意思,拿餐巾纸擦了一下。不过,他经手后的简历还是留下斑斑油花。

有的招聘摊位前比较冷落,招聘人员一边嗑瓜子,一边闲聊,对上前咨询的应聘者,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不少学生说:“招聘人员这种素质,我们怎么敢投简历?”

提前两小时收摊走人

下午2点,毕业生小陈和同学来到某大型招聘会现场。“不是说4点才结束吗,怎么许多招聘单位已经走了?”小陈来到一家忙着收摊的单位前,试图抓紧最后一点时间有所收获。可是,招聘人员不耐烦地说:“简历放下就行了,我们回去会看的。”整个过程中,两位招聘人员始终忙着整理资料,甚至没有看小陈一眼。见自己被忽视,小陈干脆拿回已放到桌上的简历,“不投了,看这情况投了也白投。”

小陈找到招聘会主办方询问,为啥那么多单位提早走了。主办方表示:人家简历收得差不多了,要提早走,我们也没办法。可小陈认为,既然事先公布了招聘会开放时间,招聘单位就应遵守,主办方也有责任督促,因为这是对社会的一份承诺。




上一篇:黑龙江:科技人力资源指数居全国第7位   下一篇:选择职业咨询机构需“六项注意”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