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四年内将培养十八万“智力型工人”   |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
                       | 
                
                 
                   
                       
                         | 
                         
                          在近日举办的“第12届北京市工业职工技能竞赛”上,比赛选手既要当场为数控机床编写程序,又要亲自操作加工零件。这样的“智力型工人”本市4年内将培养近18万人。 
  何为“智力型工人”?简单地讲就是不仅能动手,更能动脑。比如这次比赛,按照传统的规则,蓝领工人只要将零部件加工完成即可,而现在给数控机床编写程序,制定工艺方案等原本属于坐办公室白领的活计,也成为这次竞赛一项重要内容。 
  看一下比赛选手的作业流程,就可知难度有多大。选手先要阅读复杂的图纸,然后编写程序,接着自己制定工艺方案,随后是将零件装卡定位、程序试切、零件精度检验、工艺外观清理等等。细想一下,涉及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液压传动多个领域。另外,一场比赛下来要7个小时,堪称“马拉松”。 
  据专家介绍,市场需要的就是复合型工人,这样的竞赛应该是一个引导,综合考验选手的操作能力、体力、智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据了解,北京工业中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2005年北京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工业高技能人才仅占技工总数15.3%,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30%以上。 
  来源:北京人才市场报 
 
                           
                          
                             | 
                       
                       
                        | 上一篇:顺德首批公共营养师出师    下一篇:佛山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尴尬收场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