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场动态>文章内容
国内企业用人需求旺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六成左右国内企业计划在第三季度增聘人手,预计未来12个月内薪资水平会上升5%甚至更多。著名人力资源公司翰德国际顾问最近发布的亚洲就业季度报告显示,国内有合适技能的候选人相当紧缺,这些候选人同时会接到多个工作邀请。翰德报告共访问了2300多名在不同规模跨国公司的重要招聘决策人,其中包括741家在中国的公司。

企业保持旺盛需求

在国内长期职位方面,第三季度延续了第二季度的良好趋势,有62%的公司计划增聘人手。在接受调查的专业人士中,有37%认为招聘趋势将维持稳定,而只有1%预计会减聘人员。

保健和生命科学行业有87%的公司计划增聘人手,是长期职位需求预期最高的行业。随着政府对医疗保健行业的推动,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大幅提高,该行业扩张迅猛。这种乐观势头在银行和专业服务领域得到了延续,有72%的雇主预计会增加人手,由于入世而开放的新领域需要很多专业人才。

制造业公司对员工的需求也在上升,62%的公司计划增聘人手,很多跨国公司要为其在中国开设的新工厂招聘经理和高级工程师。在咨询和电信业公司,57%的公司计划增聘人手,其它行业的扩张也带动了对新信息技术项目的需求。消费品行业的招聘需求保持稳定,57%的受访者有意增聘人手,需求主要还是由奢侈品市场的迅猛发展所带动。

媒体/公关/广告业招聘需求在第一季度大幅上升之后似乎进入了整合期,有46%的公司计划增加员工数量,54%则表示会保持稳定。新的市场活动,特别是在网络和数码领域,有可能会在年末为该行业掀起一股招聘的风潮。

按照不同的职位排列,需求最旺盛的还是销售人员,有26%的预计职位需求是在这个领域,有IT经验的销售人才尤为受欢迎。此外,企业对工程师/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市场/公关专业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

预计薪资有所上升

所有受访雇主都对公司下半年的前景表现相当乐观,繁荣的就业市场导致薪资水平上升。在所有行业中,有58%的受访企业预计明年薪资会上调5%甚至更多。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医疗保健行业,有74%的受访者预计薪资会增长5%甚至更多;媒体/公关/广告业预计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有71%的受访企业表示会上调薪资5%以上;在资讯和电信业,有62%的受访企业预计薪资会上调5%或者更多。雇主正在不遗余力寻找和挽留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满足强劲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对人才的需求。

报告指出,企业对所有员工进行激励的趋势正在蔓延。一般来说,只有销售人员和第一线员工才会有奖金及其它非工资福利,但现在有越来越多公司把这种激励机制用于所有员工,包括支持部门和后台部门。这一趋势在医疗保健行业尤为突出,92%的受访者预计会对后台员工采取激励机制,这也反映出在这一行业对人才的激烈竞争。在制造业,72%的受访者预计会有这一趋势。这反映出在目前的环境下,从事生产的员工的表现会对企业提高收入和利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猎头邀请频频遭拒

由于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意味着很多候选人可以拒绝工作邀请。在所有行业中,有4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6个月中,他们潜在的员工“经常”或“有时候”会拒绝工作邀请。

媒体/公关/广告公司以及医疗保健行业最有可能被拒,分别有57%和48%的受访者表示候选人“经常”或“有时候”会拒绝工作邀请。制造业亦是如此,有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或“有时候”会被候选人拒绝。在一些制造行业的关键职位,如物流、采购和供应链管理职位上人才非常短缺,这些人才很可能会同时有数个工作机会。42%的银行也表示,他们“经常”或“有时候”会被求职者拒绝。随着银行推出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有相关技能的人才数量并不多,需求非常旺盛。

增聘人手的需求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意味着受到追捧的候选人能够在多个工作邀请中进行选择。被候选人拒绝的雇主表示,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候选人得到了其它公司的工作机会。在所有行业中,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个因素;41%表示是因为候选人对薪资有更高的期望;31%是因为现在的雇主开出了更好的条件,挽留候选人。(容舟)

来源:文汇报
上一篇:泥瓦匠需要“补钙” 无锡建筑业发展缺乏专业人才   下一篇:我国每年将新增农村旅游就业35万人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