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技术工人同样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努力提高高级技工人才待遇,使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历时7个月的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来自本报的报道说,12月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在京举行总结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和省(区、市)代表队。
此次表彰对于进一步扩大技能大赛的影响,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为技能工人成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2003年以来,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了3届,职工参与人数由首届的100多万人,到第二届的900多万人,再到今年的1300多万人,不断攀升,大赛的号召力、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社会关注、党政支持、企业认可、职工欢迎的品牌活动,成为广大职工竞比高超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的重要平台,成为培养各种技能人才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近几年不断上演的“技工荒”尤其是“高级技工荒”现象,已经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视。据人保部统计,目前在技能劳动者中,技工和高级技工约占4%,需求缺口达1000多万人。这与一些国家高级技工占比达30%以上相距甚远。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升级、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要打破这一“瓶颈”, 就必须站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技术工人同样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努力提高高级技工人才待遇,制定与技能水平挂钩的企业工资制度,以及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的政策,建立高技能人才库,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交流搭建服务平台,使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不仅为广大职工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职工素质提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引导广大职工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职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职工内在的需求。
时代的呼唤和职工的需求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它将为大批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体现价值、赢得社会的关注和尊敬,搭建新舞台,开辟新途径。 (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