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2月10日报道,新华社记者近日拿到“西陆打工俱乐部”刚刚完成的一份农民工就业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多数农民工眼里,就业形势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悲观。近七成农民工决定节后外出务工,只有一成农民工认为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大”,多数无工作农民工不愿回老家。近两个月来,这家覆盖全国的就业服务机构围绕相关主题,在全国范围组织了三次专业调查。
相对于前一段时间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各种猜测,这份报告以数字说话,给出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说法。虽然一些农民工确实存在就业困难,但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当前保障农民工就业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有的放矢地引导农民工就业上。
近七成农民工决定外出务工,告诉我们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意愿依然强烈,有关部门帮助、引导农民工就业的任务很重;只有一成农民工认为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大”,说明金融危机并没有严重影响到农民工就业和生活,不能将农民工间断性失业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多数无工作的农民工不愿回老家,而是继续找工作,或多或少地揭示出农民工依然有在城市继续就业的空间。将这几个信息综合分析,可以说农民工就业的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并不是“前景暗淡”。只要把农民工就业工作做细、做到位,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提供不同的就业帮助,就可以把影响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帮助农民工就业,将金融危机的影响尽量减少,这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大事。当前,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多种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下一步的工作就应该放在怎样落实这些政策,怎样有效保障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空间上。
对于农民工群体,无论是已经找到工作还是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论是继续外出务工还是在家创业,有关部门都要引导他们清醒地面对现实,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依然蔓延的情况下,有安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辞工,不要盲目换工作。
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重要的是帮助和引导他们保持工作的安定。即使转换工作也应该有明确和合理的目标、有现实的可能,不要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受不实信息误导而失去宝贵的工作。在这方面,各地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充分掌握农民工就业动态,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对于没有找到工作或者返乡的农民工,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前举国上下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积极培训农民工,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合理协调土地流转后返乡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同时,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从职业介绍、工资保障等多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帮助。
(z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