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一位工会主席的创新观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17 (阅读次数:
  编者按:江苏省总工会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请来基层工会的同志作专题报告。这件事本身就说明昆山工会工作在江苏是走在前列的。而昆山工会的同志们对于创新的想法与认识确有独到之处,没有拔高,来自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版今天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以期对来自工会的读者有所启发。敬请关注。

  前不久,昆山市总工会主席顾志中向正在进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江苏省总工会全体干部作了一场专题报告,介绍昆山工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引起热烈反响。

  这些年,昆山工会探索实践了诸如“建立党工人才库向非公企业选派工会干部”、“设立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和岗位津贴”、“实行上级工会代行基层工会部分职责”、“建筑工人工资支付担保制度”和“集体性事件预防监控办法”等工作方法和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维权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创新从何而来?顾志中和他的同事是这样认为的:当你比别人早一步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而又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时候,创新便应运而生。比如说,大量外资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后,如何产生能发挥作用的工会主席?直接在内部产生,可能受制约因素很多,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而通过选派工会主席人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工会的维权效能。

  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顾志中说,先行一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当然,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会工作无疑是个前提,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不能解决所有新问题,还必须在以上前提下,探索“补充途径”和可行的操作办法,从而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昆山工会的诸多创新举措,正是这样产生的。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昆山工会干部体会良多。

  ———“创新就必须有所扬弃,没有自我否定的胆量,就不可能与时俱进,适应变化的环境。”比如选派工会干部,当初至今,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当初是应急而为的话,现在则是探索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了;

  ———“创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服务服从大局。”许多维权工作,正是在这个原则下,因为解决了职工所需而地方党政精力不及之处的现实问题,从而成为创新;

  ———“创新实践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掌握事物的共性和规律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应对做法就可谓创新,而要把握大势所趋,探索内在的规律性,让创新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比如工资支付担保,变事后追讨为事前担保;预防监控,使维权工作制度化、社会化等。XG
上一篇:建设服务型政府对领导力提出了新挑战   下一篇:抗震诗歌,抚慰心灵的创可贴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