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第一,要牢固树立执政意识。
执政意识是执政主体对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这一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对执政党为什么执政、怎样执政、执政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应对等问题的认识。执政意识实际上就是一个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性问题,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着执政能力的发挥。一般而言,一个具有强烈执政意识的领导班子,总会寻求各种途径自觉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思考问题,在提高自身能力上倾注心血,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因此,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应将执政意识教育置于首位。
第二,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在体制与机制层面上,重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保证领导班子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规范健全,学校各项决策民主科学。要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规则和措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在高校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制度。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二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要切实提高领导水平。
贴近高校的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本领。具体而言,高校要建设充分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广大师生头脑的工作;按照提高理论创新能力的要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本领。高校领导班子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既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走向,准确把握国外高等教育的最新变化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又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现状,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校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既要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长处,又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善于从全局和战略上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三是不断提高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本领。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发展不动摇,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善于整合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各种有利资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推进高校教学体制、科研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把高校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是不断提高管理学校的本领。如何实施对学校的有效管理,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是对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的新挑战。要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和依法治校,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提高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五是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本领。要正确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利益关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做到处变不惊,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执笔:黄蓉生)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