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营造归属感比算计劳动力成本更重要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郭振纲 发布时间:2008-03-27 (阅读次数:
  据《新华每日电讯》3月23日报道,在3月21日召开的辽宁省的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公司给出带有亲情意味的招聘条件,吸引了众多应聘者。如一家公司在薪资待遇中,除了写明每个岗位的年薪外,还在福利一栏中标明:“五险一金+节日礼物+带薪休假旅游”。大庆石油学院的一名毕业生说:“除了年薪之外,我更在乎在企业中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公司的这些条件让我觉得可以在这里长久待下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些公司只承诺一年后方可代缴保险金,报名应聘的人很少。
  同是招聘,冷热迥异。有些企业注重营造职工的归属感而备受应聘者的青睐;有些企业只考虑劳动力成本、缺少对职工权益的关照而遭受冷落。反差的背后,反映出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用工环境;冷热不均的表象,展示给社会一个值得深思的道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已经成为维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力量之一。
  现实中,有些企业对外高唱“职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却想方设法降低劳动力成本,任意克扣劳动者工资,为员工提供的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即使一些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并不低,但其它福利待遇“一律免谈”,有的随意要求职工加班加点。管理者以“铁腕管理”沾沾自喜,而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越来越弱。一个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如何,薪酬水平是一个主要因素,但精神上的归属感同样不可忽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给劳动者以归属感,工资高也许可以留人于一时,但随着社会工资水平的整体提高,劳动者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要求后,完全靠工资待遇留人的策略就不灵了。
  近年来,南方不少省份不时传出一些企业提高薪酬却聘不到员工的新闻,即说明了薪酬待遇已经不是留住职工的惟一筹码。如果仅仅提高了薪酬,却不注重对劳动者的全方位关照,也可能出现劳动者年年换企业,企业年年招聘新员工,员工对企业没有向心力,企业对员工没有凝聚力的局面。如果企业在用工上连维持基本的运转都成问题,那么还谈何创新与发展?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上的人性化,对于留住优秀人才极其重要。而要构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是不是真正关心职工的全方位的权益,能不能满足职工的多层面需要,至关重要。
  营造归属感不是口头上华丽的辞藻,而是切切实实关照职工利益的实际行动,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等法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反映。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的今天,营造归属感比单纯算计劳动力成本更重要。更多企业应该从招聘冷热不均的现实中好好体悟其中的道理。(ebs)
上一篇:李东生:要立法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下一篇: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业促进法的特点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