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李学勇:让创新驱动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 2008-01-31 第10版 )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1-30 (阅读次数:

  当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就是要通过塑造中国的创新企业500强,带动千千万万个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奠定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大批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只有当一批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以强大的创新实力进入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行列,并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发展也进入重要的跃升期。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有的已经跻身国际市场,与世界一流的企业展开竞争。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日前联合公布了全国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简言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就是要通过塑造中国的创新企业500强,带动千千万万个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奠定基础。从总体上看,两批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总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这表明创新型试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建设创新型企业,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当前要引导和支持六个方面的要素向企业集聚:一是创新人才要素,二是技术要素,三是资金要素,四是信息与服务要素,五是管理要素,六是政策要素。世界工业化历史进程表明,正是由于一大批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活动,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要素,提高了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效率,改善了资源、环境利用方式,改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千千万万个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近日在全国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发布会上说

(SD)


上一篇:《河北技协20年》出版   下一篇:构建中国一航创新文化体系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